简介|前言
西咸新区发展已十二年。 它的每一步发展都可以吸引千万人的关注!
2月13日,西咸新区官网发布《西咸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征求意见稿。 最新版仙新区总体规划。
根据《规划》,西咸新区面积900.21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市、咸阳市下辖7个县(区)23个镇街道,分为两大片区:直管区和共管区。 其中,本次国土空间规划范围为直辖区,面积733.59平方公里,仅涉及直辖区6个县(区)19个乡镇、街道。 共管区规划如雾。
此次文件最突出的就是直管区/共管区的划分,再次标志着西咸核心区和五个新城的功能划分。 这相当于划定了西咸建设的边界,引导了未来的投资。 ,将更加清晰,避免西咸境内各个新城市的重复投资和内部竞争。
目前,西咸新区仍然是西安市最具潜力的板块。 如果我们能不做蛋糕,而是聚焦中心区域,聚集各种配套,那么西咸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从整体空间发展的角度来看,《规划》再次确定了西咸新区的发展定位,就是将西咸新区建设成为“西安都市圈新中心”!
西咸新区主动承担国家战略部署和国家级新区发展责任,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核心地位,发挥西安咸阳机场总窗口资源优势。打造“秦创园”创新驱动平台,打造西安都市圈极核区。
一、三大发展定位:助力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全面建设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新引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典范。
二、四大核心功能:一带一路超级枢纽核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功能承载区、西部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大遗产文化创新展示区。
三、两大规划目标:到2025年,“现代西安都市圈新中心”基本建成、西咸新中心基本形成、“秦创园”创新驱动平台总体窗口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3+7+N”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成熟。
▲西安都市圈西咸新区位置图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形成“一轴、两廊、三河、四极、五组团”的整体空间格局进行发展。
一轴:科技创新主导轴
通过高标准建设沿复兴大道南北贯穿沣东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的新轴线,打造现代西安形象新标杆。
充分发挥西咸新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试验区综合功能,培育金融贸易、总部商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城市核心功能,推动等标志性项目建成世纪大道和沣东中央商务区。
加强与西安、咸阳中心城区在功能承载能力、交通联系、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协调,与西安中心城区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共同打造强大的“双中心” ”位于大都市区核心区。
两条走廊:皇陵文化展览走廊和首都历史文化走廊
三河:泾河生态人文滨水区、渭河生态人文滨水区、沣河生态人文滨水区
四极:装备制造极、枢纽经济极、创新产业极、科技服务极
“枢纽极”: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中心,联动咸阳经济开发区、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打造陕西省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前沿、国际贸易通道核心支点,实现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极”:围绕“勤创园”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联合咸阳高新区、西部科创港、西安鄠邑区,打造创新驱动新城核心载体勤创园新驱动平台,成为全省创新发展驱动核心。 引擎。
“制造极”:依托西安渭北制造走廊,联动泾河新城、西安泾渭产业园、咸阳三元高新区,打造重要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陕西省,服务汽车工业、重型装备制造、新兴产业。 能源产业等产业链集群还有发展空间。
“科技服务极”:以西咸新区斗门库区为重点,协同西安高新区、西安科学城,打造西安主承载区、陕西省力争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五个组团: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泾河新城
沣东新城:西咸新中心核心承载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秦创园立体联动的“孵化器”。
沣西新城:西安都市圈科技创新源头、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秦创源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秦汉新城:秦都城和西汉皇陵主要遗址保护集中展示区、泾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实验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空港新城: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陕西对外开放示范先导区。
泾河新城:西安北十字战略核心集聚区、渭北产业走廊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秦创园两链融合的“推动者”。
当然,西咸新区最受人们关注的还是产业引进。
《方案》提到,西咸新区两大重点任务是构建“3+7+N”产业体系和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将持续优化产业和创新布局空间。
一是构建“3+7+N”产业体系。
围绕陕西省23条重点产业链和西安市19条重点产业链,布局光伏、氢能、智能网联汽车三大主导产业链,打造大健康、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先进制造、临空经济。 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七大产业集群培育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数控机床、现代金融等多个特色产业。
二是打造秦创新驾驶平台总窗口。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聚,重点打造三维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推动者”,构建“新轴总部经济带+十大特色园区”发展格局,由原来的总窗口形成秦实业支撑。
三是打造十大特色产业园区。
加快建设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沣东协同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沣西人工智能产业园、沣西数字经济产业园、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秦汉大健康产业园、空港自贸蓝湾等产业园、临空经济产业园、精河双碳光伏产业园、精河两链融合示范园形成“研发+制造”创新产业集中承载区。
除了空间格局和产业格局外,《规划》还对改善公共服务和环境质量做出了明确规划。
首先,从住房供应来看:
扩大住宅用地和住房供应,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形成商品房五种住房类型、安置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住房。 类型,推动从有地方住到有地方住的转变。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更多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就点击这里,根据不同产业功能合理确定配套功能,形成就业住房平衡、配套设施齐全的城区。 以老区有机更新为抓手,以片区开发带动新区发展,逐步促进产城融合、就业住房平衡。
二、公共服务方面:
围绕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核心功能,统筹布局全区8类主要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让居民便捷享受高品质国际化公共服务,真正实现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教育、良医、文化造福人民。 ,身体健康,晚年有保养。
三、生态环境方面:
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城乡公园体系,形成风景化、景观化、可达性、参与性的优质空间体验,实现300米绿化、500米花园。 依托各级公园和城市开放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产业设施、文化设施等,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EOD),??实现生态价值转变。
纵观西咸新区的发展,自2011年西咸新区获批以来,从西咸新区破茧(省级管理),到2017年西安对西咸“代管”(市级管理),更多十几年过去了,2021年西安开始全面管理,西咸新区的城市规划越来越清晰,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明确。
此次,西咸新区首次提出打造西安都市圈新中心。 再次明确,西安的发展要想继续快速扩大城市规模,西咸新区一定是关键之一!
- 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