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6070 111 11 11 11 11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恩施州 2024 年候鸟人才周启幕,广聚英才共绘未来蓝图
发表评论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dmin2 日期:2025-06-24

全媒体记者 汪书宇 实习生 董雨乐

筑巢引凤,揽得天下英才;繁星璀璨,激扬奋进力量。

7月24日,恩施州迎来了2024年的“候鸟人才周”盛大开幕,来自海内外的5位院士、超过10名的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以及众多专家和嘉宾等各界人才汇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一盛事。

恩施州借助此次活动的契机,以崇高的礼节、最真挚的诚意,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丰富的场景、多类别的活动,构建人才交流、学术研讨、需求对接、成果转化等多个平台,彰显出广纳贤才、共创未来的强烈愿望,并向世界传递出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实践,正在恩施大地火热展开。

这是一张诚意满满的邀请函

恩施虽是新兴城市,却蕴含着深厚的革命精神与民族文化底蕴;虽是风景秀丽的养生之地,却也展现出广纳贤才的宏大胸怀与战略眼光。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前来恩施,深入了解这座城市,与之结下不解之缘,体验其独特魅力,成为恩施州的‘候鸟型人才’,助力恩施州加速打造‘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在恩施州举办的2024年“候鸟人才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李培武,饱含深情地发出了强烈号召。

人才蔚,事业兴。

恩施州凭借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坚定贯彻“人才为首要资源”的发展观念,秉持“不求拥有、但求利用”的原则,自利川起始,逐步在全州范围内实施灵活引进“候鸟型人才”的策略,致力于打造“近者心悦、远者慕名”的人才发展环境,并成功探索出一种服务山区经济社会高效发展的人才工作新路径。

去年,恩施州成功举办了首届“候鸟人才节”,活动成果显著——共聘请了112位“候鸟人才”,并签署了72个合作项目。

今年,为了深化区域特色人才高地的建设进程,凸显“候鸟人才”品牌的内涵价值,恩施州精心策划并举办了2024年的“候鸟人才周”活动。此次活动再次以城市的名义,向各方人才发出邀请,并表达了对人才的敬意与礼遇。

“候鸟”归巢,时机恰到好处。千余位“候鸟人才”受邀重返恩施,共同参与了一场为期一周、以人才为核心主题的13场精彩活动。

胡超文州委书记在致辞中强调,恩施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如同“候鸟”这一宝贵财富。本次“候鸟人才周”活动以“才聚恩施·如鸟归林”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人才交流活动。旨在营造一个让近处和远处的人才都感到愉悦的人才环境,致力于打造一个顶级的人才栖息地。他期望,众多人才能如同“候鸟”般,飞往这座秀美的大山,共同把握恩施的机遇,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伸出橄榄枝,种好梧桐树。

邀请函已成功派送。恩施,怀抱着宽广如海的包容之心和迫切渴望英才的态度,热切期盼着人才的汇聚,共同展现各自的才华。

这是一趟情系“第二故乡”的回望之旅

在挂职的一年里,我们与恩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尽管挂职生涯已然落幕,但我们对恩施的思念与情感却并未随之消散。无论未来身处何方,我们都会持续关注恩施,关心其发展,并竭尽全力为其提供帮助。在恩施州2024年“候鸟人才周”的启动仪式上,第23批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于绩洋如此表达了他的心声。

一年时光,我们为恩施规划,为恩施出谋划策,为恩施付诸行动。对中央博士服务团的成员们而言,他们如同于绩洋一般,早已将恩施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1999年,中央组织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启动了博士服务团项目,这一举措旨在为西部及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项目要求,博士服务团的成员需在当地担任职务并提供服务,服务期限为一年。

自2004年起,中央博士服务团致力于湖北地区,特别是恩施的智力支持,对恩施的进步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过去的20年间,共有54位博士陆续递交了超过300份的专题调研报告,以及4000多条相关工作建议,他们充分展现了作为“智囊团”和“参谋团”的重要作用。

在“候鸟人才周”活动举办期间,那些曾经担任恩施州挂职工作的十多位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重返恩施,踏上了重温“第二故乡”情缘的旅程。

变化显著,令人瞩目。在7月24日至25日这段时间里,中央博士服务团的成员们分批踏足恩施市和宣恩县,对恩施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变迁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踏入恩施高新区,博士团成员们莅临华芯科技(恩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对恩施州高新技术企业的最新发展状况表示关注。他们来到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参观了村史馆,深入了解了当地茶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同时,在宣恩城区贡水河的两岸,博士们亲身体验了县城的夜间经济活力,并对其产才城一体化发展进行了调研。

当前,公众的消费理念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消费模式亦呈现出显著调整。针对此现象,我们建议恩施市应迅速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巩固和扩大传统茶饮市场影响力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发展新型茶饮,致力于构建全国茶饮产业的供应核心。同时,应主动与新兴茶饮品牌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创新,并不断研发和推广“茶+”融合类产品。

恩施正处在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需把握这一良机,全力规划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管蜿蜒的山脉可能减缓车辆通行速度,但数据传输的速度却不受地域限制。我同样期待数字化技术能在恩施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为恩施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山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在座谈交流会上,中央博士服务团的成员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就茶产业、民航事业、高山蔬菜产业、政务服务、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旅事业等多个领域,为恩施加速打造“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策略。

无论身处何方,他们始终心系着“第二故乡”。作为“候鸟人才”,他们将持续关注恩施、关心恩施、并给予恩施支持。

这是一个携手恩施的共进之约

我不钟爱巴东,又有何人会对巴东情有独钟?在7月26日,巴东县成功举办了2024年的“迎归鸟·聚贤才·话振兴”主题活动。在这一场合,乡土中的杰出人才代表杨凤,向大家讲述了她如何通过读书深造,勇敢投身商界,并在归来后投身创业的故事。

此次盛会吸引了超过60位“候鸟人才”、乡贤以及本土杰出人才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他们齐聚“峡江画城”,共同回忆故乡情,畅谈“大美巴东”的发展。

2024年,恩施州的“候鸟人才周”活动正式启动,随之而来的是各县市特色专场活动的依次展开。众多来自农业、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纷纷应声而至,他们纷纷被这场活动所吸引。

要想留住人才,恩施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搭建平台、构建阵地、提供激励措施,确保各类人才能够感受到成就与价值,拥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广阔舞台。

为此,恩施州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随后发布了《恩施州柔性引进“候鸟人才”实施办法(试行)》这一政策文件,各县(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州委、州政府不仅提出了特聘借智引才、搭建平台引才、“智援”项目引才等策略,而且对于人才的渴求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政策,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实际举措。

倾心引才,形成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

建始县凭借其气候条件,确立了“康养金地·和谐建始”的发展愿景,着力以人才振兴产业。已与包括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在内的23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颁布了一系列实施办法和方案。通过这些举措,吸引了260名康养文旅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而推动了全县文化旅游综合收入的显著增长,达到了118亿元。

巴东县编制了“十四五”期间的人才发展规划,设立了党委与人才之间的联络与服务机制,以高标准组织了人才专属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吸引了超过100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柔性引进了400余名“候鸟型”人才,大力开展了“我为人才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并完善了人才政策体系,致力于将巴东打造成为人才的理想居住地。

咸丰县以产业为纽带吸引人才,构建了“产业融合、活动联动、人才集聚”的灵活引才体系,成功吸引了424名各类“候鸟型”专家。同时,强化与咸丰籍在外“候鸟人才”的沟通联络,目前已有3500多名此类人才,并成功吸引硒粮集团、皇恩烨新材料等众多优质企业重返咸丰。强化平台建设以吸引人才,成功打造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星创天地”以及“博士工作站”等共计27个科技创新平台,吸引了326名具有“候鸟型”特征的专家和人才。

来凤县与湖南省的龙山县,依托“山脉相连、水源相同、民俗相近、宗族相同”的优越地理位置,致力于研究人才跨省合作的新模式,成功打造了“龙凤人才区域合作”的新品牌,实现了人才引进与培育以及产业发展的同步推进。截至目前,该地区两县的人才总数已超过八万五千人,成功吸纳了四百五十七名各领域专家和人才,携手培养出八百多名传承土家织锦和摆手舞的土家文化传承者,研发并生产了一百二十多种新产品,签订了三十五个合作项目。

鹤峰县通过实施对口支援、建立医疗联合体以及东西部合作等多种途径,精确引进人才。该县已与省内外20家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并吸引了300多位医疗领域的专家,从而有效增强了全县医疗专业人才的力量。借助“候鸟人才”的力量,成功创建了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8个州级临床重点专科,鹤峰县中心医院顺利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此外,县域内病人的就诊率从原先的不到40%提升至93%,有效减轻了全县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

……

优秀之鸟会选择合适的树木栖息,杰出之士会观察风向和潮汐。我们州正满怀热情,敞开胸怀,诚挚邀请来自海内外的“候鸟型人才”与恩施携手,共同规划美好未来。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