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湖北事业单位报名人数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0湖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2025年我省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通知

  

为了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意见》的相关部署和需求,我们致力于强化农村教师团队的建设。依据《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执行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厅〔2025〕1号)的规定,2025年,我省将继续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现就相关事宜予以通告。

一、实施范围

2025年,我省“特岗计划”的实施区域包括:原本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曾经的“两基”攻坚县,还有面临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份。该计划将优先支持原“三区三州”、国家及省级乡村振兴帮扶的重点县,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地。具体包括:

兰州市的七里河区,白银市的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天水市的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武山县、张家川县,张掖市的甘州区、临泽县、肃南县、民乐县、高台县、山丹县,武威市的天祝县,定西市的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陇南市的武都区、宕昌县、成县、康县、文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县、徽县,平凉市的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庆阳市的西峰区、庆城县、镇原县、宁县、正宁县、合水县、环县,临夏州的临夏市、积石山县、康乐县、永靖县、和政县、东乡县、广河县、临夏县,甘南州的临潭县、卓尼县、碌曲县、舟曲县、迭部县、夏河县、玛曲县、合作市,以及酒泉市的玉门市、瓜州县。

二、计划和岗位

全省将实施“特岗计划”,共招募教师2261人(详见附件1,其中包含已签约的84个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岗位),这些教师的聘用期限为三年。

(二)对于县(市、区)的招聘计划以及岗位的设置情况,市(州)层面会在“特岗计划”的具体实施办法中,进行统一的公布。

三、基本原则

(一)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原则。

(二)按照学科结构和教师岗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招聘岗位。

(三)设岗学校系指那些参与“特岗计划”的县(市、区)所属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

“特岗计划”的执行工作由各市(州)统一筹划并组织,重点在县(市、区)层面进行,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招聘,并实施合同管理,同时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积极引导并激励大学毕业生投身乡村学校的教师岗位,以此充实乡村学校的特岗教师队伍;同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构成,着力加强道德法治、体育健康(特别是足球领域)、英语、科学、劳动教育、艺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关键学科师资力量的补充。

积极支持那些教育理念深厚、专业技能出众、教学功底坚实的“双一流”高校优秀学子,踊跃报名参加“特岗计划”。

鼓励具备条件的杰出退役军人和杰出退役运动员参与“特岗计划”的选拔,各地在评估服役时长等条件后,可适当调整并放宽年龄门槛。

四、报考事项和要求

(一)报考程序

2025年“特岗计划”涉及报名、考试、资格审核、体检、公示以及录取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请查阅《甘肃省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考程序》(附件2)。各地相关部门需指导报考者认真阅读相关内容。

(二)报考条件

投身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岗位,怀揣着对农村教育的深厚情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乐于接受并遵从组织的调配。

应聘者需满足岗位所需条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并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普通话标准、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同时,须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且无犯罪记录或其他不宜聘用的违法违纪行为。

通常需具备本科或更高学历,师范类专业的学历要求为主。具体岗位的学历标准则由负责的市县根据具体状况制定详细规定。

报考人员的户籍要求,需由各实施市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岗位设置中进行具体规定。

5.年龄不超过32周岁(1992年5月26日及以后出生)。

(三)教师资格条件和报考岗位要求

参加“特岗计划”的报考者,需持有与所报考职位相匹配的教师资格证;对于尚未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报名者,需在2025年上半年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并且必须在2025年7月31日之前完成认定并取得相应岗位所需的教师资格证。

持有物理、化学、生物教师资格证的个体,可以申请小学科学教师职位。若报考小学全科教师岗位,其专业背景为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则对其教师资格证所涵盖的任教学科并无特定要求。

(四)其他要求

参与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三支一扶计划”的志愿者,以及具有教学经验的志愿者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还有在师范院校完成半年以上实习支教项目的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被录取。

2018年,参与由省政府主办的“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并取得支教合格证明的考生,在面试时,出示由档案管理部门盖章确认与原件相符的《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实习支教鉴定表》复印件,其面试成绩将额外增加10分。

各市教育局需迅速收集并核实所辖县(市、区)执行的“特岗计划”岗位配置详情,在线上报名启动前,需将本市(州)“特岗计划”的招聘信息对外公布。同时,还需同步发布所辖县(市、区)的岗位配置信息。此外,应在岗位设置表中显著位置明确标注招聘岗位所需的笔试试卷类型(包括文科、理科、音体美等类别)以及具体的学历要求,以便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挑选合适的岗位进行报考。

五、保障措施

中央财政持续按照每人每年4.18万元的标准向特岗教师提供资助,各市县需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保证特岗教师的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并按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包括五险一金在内的各项保险,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和优秀、年度考核等方面,特岗教师应与当地公办学校的在编教师享有相同的待遇。对于中央工资性补助之外的部分,则由市县财政负责予以补足。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执行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周转宿舍等安排得到妥善处理,助力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强化教师留任管理,务必遵循相关文件指导原则,确保服务期三年届满、考核达标且有意续留的特岗教师能够迅速纳入编制并安排到相应岗位,妥善处理人事、薪资等接续事宜,连续计算其工作年限和教龄,取消试用期,并负责服务证书的制作与分发。会宁县、天祝县、陇西县、环县、西和县、永靖县、舟曲县等地作为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区域,应当将特岗教师吸纳进首席岗位教师工作室,实施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

“特岗计划”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项目相融合。对于已签约且满足条件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可免试直接加入“特岗计划”的管理体系。特岗教师的3年聘任期限等同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所规定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要求。

(三)严禁在服务期内对特岗教师进行随意调动,包括借调。县级及市级教育管理部门需强化对特岗教师的集中管理,对那些违反法律、道德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合同条款的特岗教师,必须依照法律和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四)特设岗位教师的户籍和人事档案,原则上应集中迁移至其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六、工作要求

(一)积极有效开展招聘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聘通告。各地需构建完善的招聘考试应急处理体系,以有效预防和及时管控考试期间的突发状况,并妥善处理,从而保障2025年全省“特岗计划”招聘活动安全、有序、公平、公正。市县两级应迅速广泛地发布招聘通告,并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尽快推进2025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启动。招聘信息需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指定的公开招聘平台上进行公布,同时需通过不同渠道广泛传播,以拓宽信息覆盖面和提升公众认知度,确保高校毕业生能够及时获取到相关岗位的应聘资讯。

全省各市(州)需依照规定设立考场,执行“特岗计划”的市(州)需单独设立考区,而考点则需设在市州政府所在地。在设置考点时,应遵循择优原则,确保考场符合标准化要求。至6月12日之前,各市(州)的考务实施机构需将试卷预订单以及考点考场设置编排表报送至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依照规定提交执行状况。公示期结束后如无任何异议,需在2025年7月25日之前,将经审核通过的拟任特岗教师名单(见附件3)以及“特岗计划”执行总结,一并报送至省教育厅(请通过指定邮箱提交)。

(二)系统开展特岗教师培训

各市(州)需以2035年实现教育强国为基准,针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拟定培训计划,并向特岗教师提供高水平的研修培训服务。加强师德师风培育,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持续提升教师个人素质,确保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实施;强化新教师入职前的培训,使其迅速融入教育教学岗位;针对特岗教师的具体需求,优化培训课程和教学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培训;加强非师范类毕业生的教学技能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十天,而其他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则需接受至少二十天的培训。

(三)扎实做好特岗教师信息管理

教育部将把“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作为“特岗计划”执行状况、招聘计划核定的依据以及中央补助资金的发放依据。在各县(市、区)完成录取工作后,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制定时间倒排表,明确各方责任,切实推进“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的补充与更新。同时,市(州)教育局需强化审核和监督,确保数据库在年底前达到完整和准确的状态。同步推进特岗教师数据库的构建,实时获取特岗教师的基础资料,强化对其的实时管理,并深入发掘及大力推广特岗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四)从严开展实施工作监督指导

各市州需对所辖县区“特岗计划”的实施进行全面监管,着重检查招聘计划的执行、特岗教师各项待遇的保障以及入编入岗政策的执行情况。对于发现问题的地方,需增强督促和指导的力度,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七、联系电话

在在线报名阶段,若考生对职位所需的专业、学历以及资格等方面的信息有疑问,可联系所在市(州)的教育主管部门;如需报名技术支持,则应联系省级的人力资源考试机构。

兰州市教育局负责教师工作的科室,联系人李英,联系电话为0931-8858426。

酒泉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负责人方涛,联系电话为0937-2612061。

张掖市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教师管理部门,负责教师事务的朱晶晶同志,联系电话为0936-8225341。

白银市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管理科室负责人皮林忠,联系电话为0943-8242980。

天水市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为马恩逵,联系电话: -8213896。

平凉市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为王海龙,联系电话为0933-8226663。

庆阳市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柴建忠,联系电话: -8680263。

定西市教育行政部门人事部门负责人杨海生,联系电话为0932-8212852。

陇南市教育局人事科联系人庞虎军,联系电话为0939-8212692。

甘南州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胡当智,联系电话为0941-8213834。

临夏州教育局办公室联系人:赵梦蛟,联系电话: -6214328。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的联系电话为:0931-4676230,另外还有:4670278。

8948645、4810240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0931-8762550

2025年度“特岗计划”中,各市(州)的岗位名额分配情况详见附件1。

附件二:关于甘肃省在2025年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所设的特别岗位招聘程序的详细说明

附件三:甘肃省于2025年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所招聘的聘用人员信息综合汇总表

4.附件4:“特岗计划”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

2025年5月24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gsgwyw.com/xingce/21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