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湖北事业单位报名人数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0湖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新老制度过渡期工资待遇不降低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新旧制度过渡期间工资福利不减少

7月7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会议,介绍7月1日正式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背景以及历年来我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情况。 体制改革工作进程。 据介绍,随着养老金“双轨制”迎来“并轨”曙光,下一步将同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薪资福利

为新旧制度之间的过渡预留过渡期。

《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提到事业单位工资福利,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2006年,国家颁布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确定了这一工资结构,《条例》将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资部门负责人介绍,过去的改革重点是调整工资水平,2006年以后更加注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工资不完善问题管理和控制机制。

据了解,我区制定了各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横向控制指引。 事业单位的工资与政府机关类似,只是分配更灵活、更有激励性。

“《条例》出台后,有两点最受关注:一是缴纳社保后薪资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二是退休时待遇如何与社保结合。”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事业单位职工一岗一薪,工资根据岗位变化。 退休后,工资根据退休时的职务确定,反映任职时的资历、年限、级别等。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和缴费方式。 模型。 国家要统筹考虑新旧制度的衔接,留出一个过渡期,过渡期的效益不降低。

据报道,近期有媒体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存在误解。 事实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尚未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具体方案待配套文件发布后确定,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对接。

养老金

改革同步推进 凸显三方责任

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最早探索近30年,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另一类是政府机关养老保险。

据介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总体框架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同。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始于1986年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从劳动合同制度职工开始。 1987年,我国建立退休人员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制度,解决企业退休人员退休费用偏轻、偏重的问题。

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企业在职职工也缴纳社保费。 1995年,我国首次提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设想并开展试点。 当时,个人账户有“大”和“小”两种。 我区选择的是大额账户方式,即个人账户规模定为11%。

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个人账户”模式,基金共同承担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再按照个人标准工资或基本工资计算,而是与个人缴费水平、缴费年限挂钩。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效率问题,即个人缴费问题。

近30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也一直在探索养老保险改革。 1993年,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职工也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围; 1994年,包括我区在内的许多省区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但起点较低,仅在市、县两级实现。 协调; 2007年,国家在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总结经验制定《条例》。

如今,“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终于迎来了“统一”的曙光。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负责人透露,“下一步要同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仍沿用“ “社会统筹+个人账户”模式。 资金筹集仍实行“单位+个人缴费、国家补贴”的方式,强调三方面责任。

据悉,目前整个改革方案仍有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 我区正在积极配合基础准备工作,待国家相关配套文件发布后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

“间隔期”已经结束,现在有法律依据可循

大多数早年工作过的人都记得,以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统称为“干部”,管理上没有太大区别。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后,公务员管理有了法律依据,但事业单位尚属空白。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也于2006年废止,直到2012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才颁布。 在漫长的“间隙期”,事业单位按照政府部门规定和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

《条例》从2002年出台到2014年正式实施,历时12年。仔细观察《条例》,很多内容此前分散在各个条例中。 现在,这些规定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这意味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不法的历史已经结束。

《条例》的出台产生了广泛影响。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全国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153万人,其中我区有事业单位33807个。雇员总数为 912,476 人(该地区约 200,000 名公务员)。 庞大的群体。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三大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聘任制、岗位管理、公开招聘三项基本制度。 三大基本体系相互交织、缺一不可。

1、聘任制度,干部由“终身制”改为“聘任制”。 20世纪90年代,我国试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2003年全面推行,并印发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样本》。

2、岗位管理制度。 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考勤岗位。 以医院为例,院长、办公室主任等属于管理岗位,医生、护士属于专业技术岗位,建制工人属于工勤岗位。

3.开放招聘体系。 从2006年1月起,除上级任命、政策安置、保密职务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一律考生必考”。

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是广义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基本制度与劳动合同是一致的。 但由于事业单位的特点以及目前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在某些方面仍与企业不同,因此与狭义劳动合同(企业劳动合同)有些不同:

1、适用范围不同。 狭义劳动合同的适用主体是企业,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主要是事业单位。

2、政府干预程度不同。 目前,事业单位尚处于改革过程中,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合同当事人,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市场主体。 国家仍然对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经费、工资等方面实行宏观管理。聘用合同的内容既反映事业单位的意愿,又体现国家宏观管理的内容。

3、管理监督部门不同。

4、具体的劳动合同制度体现了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关于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的程序,明确规定聘用人员必须通过公告空缺职位和职责、聘用条件、工资福利等方式更多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就点击这里,并由聘用单位进行考试或考核; 关于事业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等制度,都体现了事业单位用工制度的特点,与劳动合同的具体制度有所不同。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进程

1986年

我国开展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1987年

建立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制度

1991年

企业固定员工也要缴纳

1995年

试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一体化

1997年

明确“社会统筹+个人账户”模式,待遇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挂钩。

2005年

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众的贡献

 

标签:养老   事业   单位   改革   工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gsgwyw.com/gonggao/4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