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在高陵区举办的2024年“庆元旦·迎新春”人才健康跑暨干部职工越野赛中,众多来自高陵的青年才俊欢聚一堂,共同参与,尽情奔跑,最终顺利完成了全程赛事。此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张文刚,作为“西安英才计划”的青年创新人才,在研究生毕业后,决定投身于高陵这片热土。这里不仅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空间,还实施了吸引人才的政策,为他实现事业梦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搭平台拓渠道 招商引智“两翼齐飞”
西安市高陵区自2023年起,全面推动人才强区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在高校招生、企业吸纳、住房补贴以及青年人才座谈会等方面加大力度,全方位地培育、吸纳并有效利用各类人才,促使人才与城市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在这一年里,高陵区在“双招双引”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不懈的努力,足迹遍布广深、深入西北,直指那些产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开放程度高且地理位置较近的地区。他们举办了诸如“秦深联动”、“秦沪联动”等政企座谈会和交流会,以此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两项工作同步进行。
2023年开春之际,高陵区考察团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招商活动。他们聚焦于汽车制造、高端装备以及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在此期间,考察团与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公路机械有限公司(北方客车)等八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项目洽谈。此外,他们还参与了西安市举办的央地合作投资交流会,并在会上对高陵区的招商引资情况进行了专题介绍。本次产业招商活动成功开启了高品质创新资源的导入途径,有力推动了高陵地区产业创新集群的快速发展。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为了协助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府中精确筛选人才,高陵区相继走访了陕西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众多院校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开展了城市形象宣传和“招才引智高校行”的校企对接活动,成功吸引了700多名青年人才。与兰州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五所省内外高校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同时与若干院校携手共建协同育人平台,持续扩大吸引杰出青年人才的途径,有力保障了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主城区建设所需的人才力量和智慧支撑。
政策“迭代升级” 持续提升人才吸引力
为了加速吸引各类人才,高陵区出台了《关于“五湖四海招才纳贤”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文件,旨在为高层次人才、急需的成熟实用人才、青年人才以及退休专家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发挥其作用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
据相关消息,在最近几年,高陵区针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培育和运用,特地制定了《区域特色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同时,还发布了《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奖励办法》以及《关于建立首席技能官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举措旨在激励和扶持青年人才积极参与“西安英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以及领军型和新锐型青年企业家评选。此外,高陵区还成立了全区首个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举办了“技能人才献礼百年 工匠精神筑梦高陵”主题活动,设立了“人才驿站”,并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为人才们提供类似“店小二”的便捷帮办代办服务。
播撒梧桐种子,吸引凤凰栖息。近五年来,全国各地约有四百名青年才俊,通过选拔录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以及人才引进等多种途径,纷纷选择到高陵地区就业和创业。他们在这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尽情绽放着青春的光彩,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展现出绚烂夺目的风采。
强保障优服务 人才服务精细精准
人才抵达高陵区不仅需“扎根”,还需“深植”。高陵区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于源田梦工场、梦想咖啡等处构筑西安市“人才交流枢纽”“人才服务站点”,举办青年人才咖啡聚会、联谊活动等社交活动,全面为青年人才搭建交流沟通的舞台,并给予细致入微的服务。同时,公司还安排了青年员工前往深圳接受培训与学习,挑选了一批年轻干部到港务区和新城区进行跟岗实践,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百余名青年学生参与“青年人才看高陵”的活动,并举办了针对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等多种活动。
高陵区致力于为众多青年才俊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免除后顾之忧的环境,故设立了区级领导干部与人才之间的联络服务机制。该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包括政策落实、技能提升、子女教育、住房支持在内的全面“专属”服务。据统计,全年共为49名E类人才发放了共计13.2万元的租房补贴,并确保了18万元的青年人才项目配套资金到位,同时协助解决了5个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和购房等实际问题。
本科毕业后,我决定重返故里高陵就业,这里的发展潜力与人才扶持政策确实不容小觑,为我投身事业、开拓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吕雷表示,伴随着西安“北跨”战略的推进,高陵地区涌现了众多新的发展机遇,他期待更多有抱负的青年能与他携手,共同投身于高陵的建设事业,与这座城市共同进步,共同展望未来。
华商报记者 权曼 编辑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