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师招聘考试内容一般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下面甘肃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了教师招聘考试模拟练习题,望广大考生及时查看学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狭义的德育:主要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故答案选择C。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德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所以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故答案选择C。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就是忍不住”,说明缺乏意志力。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1)认识性质的矛盾。这是由于受教育者缺乏思想道德知识经验而呈现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思想道德要求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受教育者常常是“有错却不知错”。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和认识水平。(2)能力性质的矛盾。这是由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思想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受教育者常常是“犯错而不自觉”。对于这种矛盾,必须引导受教育者注意总结生活经验和加强思想道德的实际锻炼,通过提高其自我控制思想道德修养能力来解决。(3)思想性质的矛盾。这是由于受教育者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意遵循思想道德规范而产生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受教育者往往是“知错也犯错”。对于这种矛盾要做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与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与危害性,使他们积极而认真地进行思想斗争,自我反省,找出错误原因,悔悟自新,并督促他们努力改正错误。题目中,有些学生即使在明确的错误面前,也不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证明他知道,并且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但就是不愿承认、不愿改正,这说明学生思想性质上的矛盾,知错也犯错。故答案选择C。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①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②德育的活动方式会随着活动内容的性质而有所改变,体现了德育活动的灵活性;③德育过程需要注重对象的身心发展特征,体现了德育实践的针对性,同时德育方法的使用要有一定的效用性。题干强调的是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不同的特点,开展对应的德育,体现了德育过程的针对性。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即长善救失的原则,教师没能很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擅于利用积极因素,反而可能会致使消极因素增长。A选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体现德育工作要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品德;C选项因材施教原则指教育要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教育;D选项导向性原则指教育要有理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学生正确发展。综上所述本题选B。
7.【答案】ABCD。中公教育解析: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8.【答案】ABCD。中公教育解析: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运用品德评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2)目的明确、具体有度;(3)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4)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主要运用以情染境,以境触情等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人格陶冶、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我国中小学最常用和普遍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相关推荐>>>
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8.31)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