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2009年1月6日,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顺利抵达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亚丁湾位于:
A.红海
B.波斯湾
C.地中海
D.印度洋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亚丁湾是指印度洋在也门和索马里之间的一片水域,它通过曼德海峡与红海相连,是波斯湾石油输往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也是全球海盗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
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与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不同的是:
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C.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吾未见力不足者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达。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量变引起质变。
A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贤者自觉地树立榜样,督促自己不断地上进,对照别人的错误检查自己,吸取教训,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句话并没有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原理。
B项:“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出自《周易·系辞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坚持不懈地做大量有益于人的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人;而一个落得身败名裂、自我毁灭的人,是他长期干坏事的结果。这句话体现出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原理。
C项:“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吾未见力不足者”,出自《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句话出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原理。
D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出自荀子的《劝学》。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这句话体现出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
综上,本题答案选A。
3.(单选题)“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说的是:
A.广西
B.贵州
C.云南
D.四川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说的是贵州。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故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贵州位于云贵高原,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侵蚀,形成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石林,故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本题答案选B。
【背景扩充】
1.“天无三日晴”指的是贵州的气候,也就是说没有连续三日的晴天,表示气候多雨。贵州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是主要的雨季,春秋季节降水较少。而冬季,在季风气候中,本来应该是降水较少的季节,但是在贵州却有所不同。每年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冷空气,由北至南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而由于贵州纬度相对较低,冷空气到达时势力有所减弱,同时加上云贵高原是云南高贵州低,所以冷空气向南运动时,受到地形的阻滞,前进缓慢,形成昆明准静止锋,由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存在,使得云南一侧在冬季多晴朗天气,而贵州一侧,则是长期被雨带控制,多阴雨天气,造成“天无三日晴”的现象。
2.“地无三尺平”则是对于贵州地形状况的概况,贵州虽然地处云贵高原,但是并不是那种海拔高而平坦的高原,而是崎岖的高原,云贵高原之所以崎岖,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从内力作用角度来讲,由于云贵高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相互挤压,使得地质构造复杂,岩层破碎,易被外力风化侵蚀。二是由于云贵高原的地表覆盖有大量的石灰岩,是我国石灰岩分布最广泛的区域,加上降水丰富,流水的溶蚀作用强烈,形成崎岖的喀斯特地貌。内外力共同作用造就了贵州的“十万大山”。
3.广西,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之说,由于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在东风只吹一日的情况下,便因气旋自西向东移动前进的影响,产生降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表示没有气旋靠近,此时天旱无雨,导致“无米煮”的结果。
4.云南,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有“北边炎热南边凉”之说,因为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云南复杂多变的地形,导致云南的气候也是多样的,常会出现这种南北气候不同的特殊情况。
5.四川,兼具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蜀犬吠日”是指四川雅安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觉得奇怪,就会吠叫。
4.(单选题)生态整体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是:
A.发展人居环境
B.人类整体利益
C.自由主义
D.生态系统整体利益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工作劳动和生活的空间场所。需要注意的是:生态整体主义并不否定人类的生存权。
B项: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项:自由主义是指主张个人自由发展。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
D项:生态整体主义强调把人类的物质欲望、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的改造和扰乱限制在能为生态系统所承受、吸收、降解和恢复的范围内。其追求的最高价值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
本题答案选D。
5.(单选题)下列言论中涉及到的人才选拔制度,按出现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②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③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A.②①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①“学通行修,经中博士”反映的是察举制,察举制是西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②“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反映的是军功爵制,体现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军功授爵制度。
③“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命其制定的制度。
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出自唐代周匡物《及第谣》反映的是科举制。
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
因此选择C项。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