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厄尔尼诺现象会产生下列影响: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全国大范围高温或干旱,大气层出现臭氧空洞以及多地反常的灾害性天气。(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温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这一海气变化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题干中大气层出现臭氧空洞不是其影响,故表述错误。
2.(单选题)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全唐诗》
C.《花间集》
D.《诗品》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因此选择A项。
3.(单选题)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汉时期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月食的记录
B.僧一行的《大衍历》是开元年间的历法
C.《太初历》记载了和现代一样的二十四节气名称
D.郭守敬计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错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我国《诗经·小雅》中所记载的“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是指发生在公元前776年的月食,这是我国最早的月食记录。
B项错误,《大衍历》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张遂(僧一行)(683-727)所作,后经张说(667-730)和陈玄景整理成文,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颁行,使用到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是开元和天宝年间的历法。
C项正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淮南子》一书中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由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D项错误,世界上最早准确测量子午线长度的是我国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他在黄河流域沿南、北同一条线上选择若干个点,分别测量每个点的北极星高度和它们任两点之间的地面距离,并由此计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
本题答案(正确的)为C。
4.(单选题)新型冠状病毒已知的传播途径有( )。
A.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水流传播
D.远距离传播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飞沫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久,当吸入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时即可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当接触了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无症状携带者的分泌物,如痰液、唾液、粪便均可能被传播。如果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也可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本题答案为A。
5.(多选题)下列诗句,描写春天的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答案】A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写了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还有流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和迎风招展的酒旗。当选。
B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贺知章的《咏柳》,意为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描绘了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当选。
C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比喻冬雪,形象描绘出塞外大雪的场景。排除。
D项,“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出自刘禹锡的《秋词》,意为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该句诗描写的是秋季晴空万里,一鹤直上青云的景象。排除。
本题答案(描写春景的)为AB。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