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他人、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力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一切制止行为。(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题干中“一切制止行为”的说法与《刑法》不符。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力能力一律平等。(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我国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民法》第十三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据此,本题判断为错误。
3.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题干说法正确,符合《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具体规定如下:“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本题判断为正确。
4.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住所或指定的居所,但行动不受限制。(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据此,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动应受限制,题干“行为不受限制”的说法与此不符。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5.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能是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故本题判断为正确。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