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是指那些由国家财政(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人员编制、工资以及相关经费都由财政统一拨付。这些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公检法、物资、地震、环保、测绘等部门。这些单位不从事盈利活动,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提供。
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是指其所有的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的事业单位。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全部经费收入来源都来自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它本身没有或者很少有其他收入来源;二是它的主要职责、业务内容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提供完全的、公众性的公共产品或者服务。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属于国家拨款单位,享受国家财政的全部拨款。其编制由国家下达,待遇一般参照公务员待遇。全额拨款单位大多是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或查询相关资料。
在全额预算事业单位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 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财务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 严格执行预算,确保预算的合理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避免超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
3. 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规范、有序和高效。
5. 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6. 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7. 积极配合外部审计和监管部门的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和合法。
总之,全额预算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规范、有序和高效,以保障单位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