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3)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8

资料分析: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3)是由公务员考试资料网(www.gk6.cn)为您精心收集整理,希望这篇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3)为您带来帮助,如果感觉有用,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下面是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3)正文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3

考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考点: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考点: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考点: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考点: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文件中有关教育方针及其规定的教育目的,提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或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包含一个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其基本点主要表现在:(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