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不合理信念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5

资料分析: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不合理信念是由公务员考试资料网(www.gk6.cn)为您精心收集整理,希望这篇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不合理信念为您带来帮助,如果感觉有用,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下面是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不合理信念正文

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考试正处于紧张的备考状态,按照往年信息来看,甘肃省教师招聘考试内容一般为教育基础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备战甘肃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甘肃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准备了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公共基础知识:不合理信念,望各位考生及时查看。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解释: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很多情况下与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情绪的产生主要受到他的信念主导。

人们的信念各有不同,根据信念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可以分为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能够引起人们对事物产生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根据这些标准,心理学家又归纳了以下十种常见的易导致各种负面情绪的不合理信念,以下列出来供参考:

第一种称为绝对化信念,表现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对事物发生或不发生怀有确定的信念。

第二种称为灾难化信念,表现为主观认为某件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并带来一系列糟糕甚至悲惨的后果,从而担心、恐惧、羞愧、自责。

第三种叫归己化,主要表现为把外界许多消极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而实际上跟自己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第四种叫先知错误,表现为总是担心不好的事情要发生,然后把这种担心当作事实,扰乱自己的情绪。

第五种叫情绪推理,表现为“情绪决定一切”,总是把主观情绪当作自己判断事物的证据。

第六种称为消极推测,即总是主观臆想他人的心理,得出消极的结论,并对此深信不疑。

第七种称为贬低性信念,即习惯于对自己、他人或某个复杂的整体事物给予简单、负面的评价。

第八种是夸大与缩小,表现为对事物的判断总是不合时宜地夸大或缩小。

第九种称为过分概括化信息,即著名的白纸黑点理论,对于白纸上的黑点,总是只看到黑点,并且因此否定整张白纸,对自己对他人都如此。

第十种是极端化理念,以绝对的是非对错来看待一件事,没有中间地带,又叫完美主义,用全有全无的方式思考问题。

【例题】有些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失常,从此便认为自己是“废物”,觉得自己一点用都没有,这种不合理信念是( )。

A.过分概括化 B.绝对化要求 C.糟糕至极 D.极端化思想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就是个体内心中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信念。即那些绝对化的、过分概括化的、极端化的思想认识。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包括:A选项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里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B选项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C选项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焦虑、悲观等。而选项中,D选项极端化理念,以绝对的是非对错来看待一件事,没有中间地带,又叫完美主义,用全有全无的方式思考问题。题干中,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失常,从此便认为自己是“废物”,觉得自己一点用都没有,这种不合理信念是过分概括化。BCD三项均与题不符,故选A。

温馨提示:

关于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更多信息请关注“甘肃中公教育基础知识栏目

相关推荐>>>

2023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汇总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