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市镇,作为昆山的产业重镇,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定领导下,不断强化“昆如意”营商服务的品牌形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挖人才资源优势,积极汇聚创新活力,全力以赴推进人才科创样板镇的建设工作。
抢抓第一资源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创新之路,关键在于人才选拔。周市镇紧紧把握住昆山所享有的四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一家门口的宝贵机会。该镇集中力量,致力于引进人才和智慧,特别强调海外人才的引进。在数字经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产业链条上,周市镇精心布局人才队伍,不断汲取创新的源泉。
该镇迄今为止成功吸引了15个院士团队、13位国家级重要人才,同时自主培育并认定了5位国家级重要人才。此外,共有36人荣获姑苏领军及省级双创人才称号,76人被评为昆山市双创人才,39人入选苏州“海鸥计划”。众多才俊汇聚一堂,老少咸宜,周市镇广泛吸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杰出人才,为经济的持续高水平发展贡献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聚焦企业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企业扮演着创新的核心角色,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力量。周市镇借助昆山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共同建立了校企合作平台。130家企业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知名学府进行了产学研结合,共签署了70项合作协议,合作总金额达到了5000万元,并推动了150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华辰精密荣获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银π”奖。
借助群租厂区整治行动及综治网格排查工作,我们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相关举措已由苏州市委改革办纳入督查调研报告。目前,我们已成功培育有效高新技术企业3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33家,授权发明专利共计835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为10.31亿元。力格自动化、誉球模塑等13家企业成功纳入苏州市瞪羚企业名录,普热斯勒、昀冢电子被认定为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昀冢电子更是成为周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上交大全的轴晶3D打印智能装备、高精度智能化AGV机器人等一批旗舰型项目也落户周市,这些举措在增强关键技术控制力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科创载体矩阵
科技创新平台构成了自主创新的战略前沿。周市镇秉承党的领导,精心规划了“1+3”北中环产业科创带,现已建成12个载体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总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全市首度启动了两项首批“工改Ma”项目,分别是蒲公英科创产业园和铱工场科创产业园,致力于打造人才科创的新地标。
上交大新材料与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建设告一段落,昆北空天装备科技园的第二阶段也正式开始运营,致力于构建一个军民融合、创新资源汇聚的标志性园区。同时,昆山人才经济(荷兰)联络站、昆山精一公社孵化器以及深圳大学南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异地孵化器也相继启动。嘉美众创园和昆士莱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这片热土上,各种创新力量竞相涌现,如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周市镇正在重塑科技创新的布局,汇集了众多科创资源,从而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创造了宽敞的发展天地。
优化服务保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动能的核心是构建一个优质的创新环境。周市镇采取了精确的策略,对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给予了财政支持。在疫情期间,实施了“复工复产八项措施”以及“惠企暖心六条措施”。特别设立了人才科创行政服务窗口,通过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显著缩短了企业注册和审批的周期。
增强昆山北部新城集团作为镇属国企的投资培育能力,积极投身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产业投资基金的创立,不断吸纳金融、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同时,新增62套高级人才公寓,并已全面建成786套人才住房。
建立“党建与人才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塑造“招商引资的劲旅,服务企业的先锋”人才科技创新服务党建品牌,开设科创咖啡馆,组织人才党史学习交流活动、创新思想论坛以及创业竞赛,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环境。
潮涌海天辽阔,正是扬帆远航之际。周市镇将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发展理念,精心打造新发展格局,勇敢肩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与责任,深入推动人才科创样板镇的建设,竭尽全力为将昆山建设成为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杆城市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