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大人才吸纳集聚力度,进一步优化学校人才队伍结构,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聚力保障高质量追赶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定西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现就定西市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年度赴外引进人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学校简介
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位于渭水河畔的巩昌镇中天路北侧,正式开办于2016年8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86亩,总投资9101万元,总建筑面积29403平方米。现有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27人。学校通过选调及引进毕业于省部共建、“985”“211”、及“双一流”本科院校的人才,现有专任教师250人,其中研究生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正高级职称2人,高级职称61人,一级职称111人,中共党员100人,教师平均年龄38岁。如今,学校有省特级教师1名,省骨干教师2名,省农村骨干教师6名,省青年教学能手1名,省优秀班主任1名,市优秀班主任5名,市骨干教师3名,市青年教学能手1名,市名班主任2名,市名教师5名,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6名,县管拔尖人才1名,有88人获得各类县级荣誉称号。在国家省市县举办的各种教学和研讨比赛中,学校老师均取得不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甘肃省文明校园、全国校园足球示范校、甘肃省智慧教育示范标杆校、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预防毒品教育示范校、市文明校园,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殊荣。
学校环境优美,设计新颖,布局规范,设有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广播室、德育展览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劳技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地理教室、计算机教室、还有能同时容纳300人的报告厅、室内篮球馆、300米塑胶运动场,校园内区域网全覆盖,软硬件设施达到了省内一流水平。
学校领导班子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创建“全国思源示范校”为契机,确立了“饮水思源,厚德笃行”的校训,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家校共建,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弘毅致远,明礼启智”的校风。学校着手“六个实验”,提炼出“思六源感六恩”,立“三德”,笃“八行”的文化内涵,践行“学校即家园,实践即教育”,立志把思源学校办成教师尽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教育乐园。
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陇西一中录取率、普高录取率逐年攀升。在2022年全县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中,学校综合排名第四(10所县直学校和24个学区),2022年中考位居全县A类区学校第三名。2019届毕业生陈纪东、张浩阳、王琦峰和李世轩在2022年高考中分别被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C9联盟校录取。其中,陈纪东以660分的成绩斩获陇西县理科状元。
风好扬帆正当时,起航破浪再前行。思源学校将以满满的正能量和不懈的新追求,为实现“陇上名校”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引进岗位
本年度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初中7个岗位9人。(具体岗位详见《2023年度定西市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表》
三、引进对象
1.“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2.省部共建师范院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师范类毕业生。
四、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品行端正,综合素质好。
(三)具有引进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或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四)年龄条件。本科毕业生要求199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五)引进硕士研究生,要求硕本专业一致或相近。硕士研究生须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须取得全日制本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取得多个学历学位的按照主修专业学历报名,取得不同层次学历学位的按照最高学历学位报名。
(六)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七)引进对象不含定向培养生、委托培养生、在职攻读学历(学位)人员,以及网络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毕业生。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引进:在校期间受过处分的;列为失信人员的;受过刑事处罚的;开除公职的;在各类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已在定西市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在编在岗人员(含“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各类项目人员、服务期内的“各类订单定向生”、委托培养生);定西市历年引进人才已辞职离岗的;人事档案审核中发现影响引进情形的;法律法规明确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
五、引进程序
此次人才引进工作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进行。所有符合条件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均可参加我校在相关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现场报名。
(一)现场报名。应聘人员在招聘会现场报名,需提供以下材料:应届毕业生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毕业生就业推荐书、就读学校盖章确认的学业课程成绩单、《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在校期间获得的相关等级证书及奖励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报考教育岗位的需提供教师资格证或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自主认定教师资格证书师范类院校毕业生除外);往届毕业生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学位证、就读学校盖章确认的学业课程成绩单、获得的相关等级证书及奖励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报考教育岗位的需提供教师资格证或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已签约岗位不再受理报名。
(二)资格审核。由报名审核组现场进行资格审核。“相近相关”专业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年版)》执行。
(三)面试考核。面试考核工作采取现场集中化面试,实行百分制,现场打分。
(四)现场签约。本次引才现场面试工作结束后,组织人社部门汇总、审核拟引进人选有关情况,提交本次引才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经审定的拟引进人选现场签订就业协议,其中应届生签订《高校毕业生三方协议》,往届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五)集中体检。本次体检参照公务员招录体检标准进行,体检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在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体检并出具体检结论。自主提供的体检结论、鉴定一律不予认可。体检费用由学校承担。
(六)公示聘用。对现场签约人员,考察体检合格后在县区和市直主管部门网站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引进对象,由人社、编制部门办理入职手续,学校与引进人才签订聘用合同。
六、政策待遇
1.人才落户。建立家属随迁制度,对落户定西城镇的引进人才,不受购房、缴纳社保年限等限制,到工作地、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登记城镇常住户口,其配偶、父母、子女和离不开的亲属可申请随迁落户。
2.安家补助。对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引才协议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按事业人员管理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区分不同类型一次性发放安家补助。博士研究生和正高级职称人员一次性发放20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员一次性发放10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生一次性发放5万元。
3.生活补助。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在执行同级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的同时,年度考核合格后,按照不同层次给予生活补助,分5年发放。博士研究生和正高级职称人员给予10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员给予5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生给予3万元。
4.住房保障。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引入地内无购房登记信息的,博士、正高级职称人员和C类及以上层次人才在定西工作或服务期间,可长期免费居住人才公寓(周转房),入住标准为100-120平方米。“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员按照70-90平方米的标准申请,5年内免费入住;“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生按照50-60平方米的标准申请,5年内免费入住。
租房补贴。因人才公寓未建成或房源不足未享受政府免租人才公寓(周转房)的,分类发放租房补贴,期限不超过5年。博士研究生和正高级职称人员每月发放2000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员每月发放1500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生每月发放1000元。
购房补助。全职引进的人才在引入地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分类享受购房补助政策。博士研究生和正高级职称人员一次性给予10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副高级职称人员一次性给予5万元;“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生一次性给予3万元。购买商品住房后不再重复享受租房补贴和人才公寓。对各类“陇原人才服务卡”持卡人、全职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实行更优惠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贷款最高额度70万元。
5.配偶安置。对全职引进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其配偶不在定西市就业或未就业的,按照其配偶原单位性质和本人意愿,坚持“身份不变、岗位适宜、双向选择、统筹调配”的原则,依据专业特长和安置意向、编制等情况,由同级组织、人社部门统筹予以安置。
6.子女入学。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其子女就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尊重本人意愿,按照“公办普惠为主、就近就便入学”的原则,积极保障其子女入学(入园)需求,享受市内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7.医疗保障。确定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为引进人才健康保健服务定点医院,为引进人才在预约挂号、检查治疗、专家服务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
8.培养培育。建立引进人才优先赴外研修、优先走访慰问、优先项目扶持、优先推荐使用“四个优先”培养机制,走访慰问金5000元。对表现优秀、作用发挥好的及时纳入市拔尖人才、市领军 人才等市内高层次人才计划跟进培养,按拔尖人才每人每月1500元、领军 人才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发放津贴补助。
9.科技支持。对各类人才新建的院士工作站、专家(名教授)工作室和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协同创新基地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8万元科研工作经费补助,给予进站博士后每人每年不低于15万元津贴,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时适当向引进人才倾斜。
10.激励扶持。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自带重大科技成果来定西成功转化效益明显的,经专业机构评估认定后,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入选“陇原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的人才,给予10-15万元资金进行扶持。
七、其他事项
1.应聘人员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有效。凡提供虚假信息和材料获取引进资格的,或故意隐瞒本人真实情况影响聘用的,一经查实,取消聘用资格。
2.应聘人员报名后,须保持联系电话畅通,未按要求参加各环节程序的,取消引进资格。
八、联系方式
(一)联系方式:
常老师:13830258865
韩老师:15293225558
办公电话:0932-6655599
(二)联系邮箱:
hanyu_23@163.com
原标题:【人才引进】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年度赴外引进人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