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师招聘考试内容一般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下面甘肃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了教师招聘考试模拟练习题,以下是2023甘肃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答案解析(2.10),望广大考生及时查看学习。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强化和动机等四个组成部分。
选项A,保持过程,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选项B,运动再现过程,在观察学习中,人们首先要依靠示范掌握行为的要领,然后在实际中尝试复现。最初的尝试可能会有失误,但经过精心的练习和自我调整,模仿动作会变得越来越准确。
选项C,注意过程,注意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过程。学习者观察什么,模仿什么是由注意决定的。而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包括观察者本人的特征,范型(榜样)的活动特点,范型所具有的成功、威望、权利的装饰及其他引人注意的特性等。
选项D,动机过程,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题干中,强调定向过程,属于注意过程。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强化的分类。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A选项,妈妈通过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看电视),增加明明积极完成作业的行为。符合正强化。
B选项,王老师通过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小红花),增加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符合正强化。
C选项,安安为了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刺耳的警示声音),增加系安全带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D选项,为了增加红红考第一名的行为,爸爸给予红红一个愉快刺激(去迪斯尼玩),属于正强化。
ABD三项均属于正强化,C选项属于负强化,故本题选择C。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提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反馈原则。
A选项,序列原则,指在组织教材和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和知识背景来确定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序列。
B选项,结构原则,指布鲁纳认为任何观念、问题或知识都可以用很简单的结构化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理解。
C选项,反馈原则,指布鲁纳承认外在强化对学习行为可能具有的激发和维持作用,但对学生长远的学习过程并无裨益。教学应该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和奖励。
D选项,动机原则,指布鲁纳认为学习和问题解决取决于学习者做出选择的探索活动。教学必须对学习者的这种探索活动起促进和调节作用。
由此可知,题干中描述的是反馈原则,故本题选择C选项。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化的类型。
A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B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C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D负强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从而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题干中,班上学生因为看到小熊乐于助人的行为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表扬而受到了强化,之后越来越多地做出与小熊一样的乐于助人的行为,这属于替代性强化,因此选B。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习水平分类。
A刺激—反应学习主要是指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如斯金纳的白鼠学会用按压杠杆这个动作去获取强化物(如:食丸),从而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B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指运用各种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
C连锁学习是指一系列的刺激反应的联合。
D规则或原理的学习是指连接概念之间的关系。
题干学生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属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故此题选D。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优点。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从四个方面说明了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理由:第一,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第二,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容易记忆;第三,领会基本的原则和观念,有利于学习的迁移;第四,经常反复检查中小学教材的基本特性,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故ACD选项符合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优点
B选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属于学习学科结构的优点,为干扰项,故排除。
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B选项。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理论的观点理解。
A指机体产生的需要产生了一种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降低说中主要有两点内容:(1)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2)内驱力降低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
B是指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
C指的是加涅把学习过程类比电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两个部分。“执行控制”即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
D指的是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根据题干中“利用新认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联系的学习”,符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因此选D。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学习的分类。从学习水平来说,加涅提出了八类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选项A,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学习。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其先决条件主要取决于有机体先天的神经组织。
选项B,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个体首先要习得每个刺激—反应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同时还应接受必要的及时强化。
选项C,言语联想学习,其实质是连锁学习,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连接,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选项D,刺激-反应学习主要指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其中强化在该类学习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题干中,学生听到铃声这一信号后,做出准备上课的行为,符合信号学习的概念,故A选项符合题意。
9.【答案】B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A选项,王力同学在睡梦中做作业,做梦属于无意想象,不属于学习,与题干不符。
B选项,马戏团的猴子模仿人们走路,走路是一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并且模仿代表是通过后天所获得的行为,与题干相符。
C选项,张建同学将圆周率编成顺口溜进行背诵,编顺口溜需要学习,并且也是一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与题干相符。
D选项,蝴蝶破茧而出是本能行为,不需要学习,与题干不符。
BC两项均属于学习现象,AD为干扰选项。故本题选BC。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2)学习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3)学习意义是在建构自己理解的过程中实现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理解的过程;(4)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所以题干说法错误。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相关推荐>>>
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2.10)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