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师招聘考试内容一般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下面甘肃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了教师招聘考试模拟练习题,望广大考生及时查看学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实际锻炼法,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题干中张老师运用革命先烈们作为榜样,引导小明学习他们的行为,最终使小明养成良好的习惯,属于榜样示范法。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的花草树木都属于校园环境的内容,通过塑造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这属于环境陶冶法。因此本题选D。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来自《论语》,强调一个人做的好,不要求学生也会好好做,如果一个人做的不好,要求学生学生也不会好好做。强调老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故答案选择C。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际锻炼法包括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实践锻炼。榜样示范法指的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题干中“卧薪尝胆”的勾践正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1)认知模式主张: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2)体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彼得·麦克费尔,主张: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3)价值澄清模式主张: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能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4)社会模仿模式主张: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题干中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关心家人、朋友,学习与人友好相处的德育模式属于体谅模式,因此本题选B。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体谅模式的创立人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班杜拉创立的是社会学习模式;皮亚杰创立的是认知模式。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认知模式。故答案选择B。
7.【答案】ABCD。中公教育解析:说理教育法要注意教育应有针对性,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说理,运用榜样法,要注意榜样要有真实性,先进性,运用实际锻炼法要切合学生实际,有明确目的,运用陶冶法,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修养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属于陶冶法中的人格感化,因此,选ABCD。
8.【答案】AB。中公教育解析:榜样示范法,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孟母三迁”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是指提出自己观点、方法和建议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形容发挥群众的智慧,集思广益;二是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意见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和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综上所述,AB两项都体现了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教育影响。故本题选AB。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故表述错误。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题干中,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依靠这些闪光点来促进学生的品德转化。这其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长善救失原则。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推荐>>>
2023年甘肃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8.30)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