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1、 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以下对我国目前材料产业发展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B: 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C: “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高端 D: 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突破问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中国制造”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 4182、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 全面了解学生 C: 培养优良的班风 D: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考生需了解班主任工作内容的各个方面,并分清各项工作的含义。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183、 —件工程,乙队先独做4天,继而甲、丙两队合作6天,剩下的工程甲队又独做9天才完成。已知乙队完成的是甲队完成的1/3,丙队完成的是乙队完成的2倍。甲、乙、丙三队独做各需几天完成?_____ A: 30,24,18 B: 24,30,18 C: 20,16,12 D: 16,20,18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www.解析:由题意可知,完成工程时,甲、乙、丙完成的工作量有如下关系:丙=2x乙,甲=3x2,甲+乙+丙=1,即可得乙=1/6,对应的用4天完成,则乙独做需4÷1/6=24天。只有A项满足。 4184、 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是以_____的学制为蓝本的。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英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www.解析:“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4185、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是_____。 A: 纪律检查机关 B: 行政诉讼机关 C: 行政审判机关 D: 行政监督机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是行使行政监察权力的机关,是专门的行政监督机关。故选D。 4186、 ①目前,美国在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________各类人才,数量逾百万,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占了一半。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收罗 气氛 B: 收罗 氛围 C: 搜罗 气氛 D: 搜罗 氛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www.解析:“收罗”指把人或物聚集在一起;“搜罗”侧重指到处寻找(人或事物)并聚集在一起。由①句意可知,“搜罗”更契合句意。排除A、B。再看第②句,“营造氛围”为固定搭配。故本题答案为D。 4187、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此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_____。<br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r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br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r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 A 解析: ①中指秋日落叶,长江奔腾不息,体现出了新旧事物的更替。③与①类似,新叶代替旧叶,流水推波前行,都体现了新旧事物的交替。而②④都是反应事物的样貌,并没有趋势性的意义,所以选①③。故正确答案为A。 4188、 关于五四运动,错误的是_____。 A: 于1911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 B: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D: 开创了“爱国、自救、科学、民主”的五四精神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www.解析: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故本题答案选A。 4189、 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我国现行宪法没有作出明文规定的是_____。 A: 劳动权 B: 受教育权 C: 迁徙自由 D: 私有财产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www.解析:《宪法》第42条第1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由此可知,A、B、D三项均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但C项并不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故本题答案选C。 4190、 65,37,17,_____,1 A: 2 B: 5 C: 6 D: 9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www.解析:多次方数列变式。65=82+1,37=62+1,17=42+1,(),1=02+1;底数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第四项为(5)=22+1,故选B。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