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必考试题及答案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单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   )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   B.签订合同之日   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参考答案】A。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根据以上规定,即使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对该劳动者存在用工行为,则双方之间就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者就享有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因此本题选A。       (2)(单选题)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定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C.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D.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劳动合同由原用人单位解除       【参考答案】D。《劳动合同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康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D项不符合法律规定。故本题答案选D。       (3)(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   )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B.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参考答案】ABCD。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因此,本题选ABCD。       (4)(多选题)劳动合同订立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等原则。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B.自愿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完全出自合同当事人意愿,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也不允许第三者进行非法干涉   C.协商一致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在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基础上,对合同条款进行协商,并对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合同   D.合法原则。合法原则要求订立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法知的规定,包括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和形式必须合法       【参考答案】ABCD。《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故本题答案选ABCD。       (5)(单选题)某甲到一家私营公司上班已3个多月,公司人事只发聘书给他,却一直不与他签订劳动合同,他听说不签劳动合同是要支付双倍工资的,但单位称,聘书与劳动合同是一回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司的说法不正确,不能以聘书来代替劳动合同   B.公司的说法正确,能以聘书来代替劳动合同   C.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   D.聘书需职工本人签字盖章       【参考答案】A。聘书规定的内容相对简单,不能涵盖劳动合同的所有条款,所以不能用聘书来代替劳动合同,B选项不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后,劳动合同才能生效,所以c选项也不正确;而聘书是公司的单方行为,只需公司盖章即可生效,所以D选项也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6)(多选题)《劳动合同法》允许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约定工资水平。由于担心劳动者缺乏谈判能力,同时又规定了工资水平可以实行集体协商。其具体方面体现在(   )。   A.劳动报酬制度和重大事项应平等协商   B.允许集体协商确定劳动定额   C.规定加班费的具体标准   D.允许签订集体合同约定劳动报酬       【参考答案】ABCD。《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该法第6条规定,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故A、B、C三项正确。该法第51条第1款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故D项正确。因此,本题选ABCD。       (7)(多选题)某厂有员工500人,因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影响,经营状况不佳,拟裁员50人,厂方决定公布后,员工有不同意见。下列说法没有法律依据的有(   )。   A.员工甲认为,企业没有进入破产清算,不能裁员   B.员工乙认为,他一家4口人,只有他有工作,上有67岁老父亲,下有12岁孩子,不能裁他   C.员工丙认为,自己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职工,为厂里做出了突出贡献,不能被裁员   D.员工丁认为,裁员决定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批准,是无效的       【参考答案】ACD。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可见,企业裁员不一定要进入破产清算,也不需要经过工会的批准,只需听取工会的意见,员工甲、丁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同时,《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2款规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1款规定裁减人员,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按法律规定,员工丙不属于优先留用人员,可以被裁掉,他的说法也没法律依据。故答案选ACD。       (8)(单选题)某厂与李某等30名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后,由于生产任务调整,与李某等6名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该厂与李某等6人协调,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则该厂(   )。   A.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B.继续与李某等人协商   C.在给予李某等人经济补偿的前提下解除劳动合同   D.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日通知李某6人,或者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参考答案】D。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故本题答案选D。       (9)(单选题)甲、乙两人在机械厂的同一车间工作。某日上班时,甲因为疏忽大意,操作不当,导致乙左臂伤残。根据相关法律,有关该事件的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乙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由机械厂另行安排工作,则机械厂仍不得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B.乙所受损失应向甲要求赔偿   C.机械厂工会对该厂解除与甲或乙的劳动合同无权提出意见   D.机械厂工会对乙作出相应经济赔偿的前提下可以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A。《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本题中,乙属于因工负伤,因此机械厂不得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A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10)(单选题)华空与所在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应当向华空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是(   )。   A.公司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律规定进行裁员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B.华空因公司所付工资低,提出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C.因华空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D.公司已依法为华空缴纳社会保险费,华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A。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签了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本法第41条第1款即是关于经济性裁员的规定,A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11)(单选题)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   A.工作内容   B.工作地点   C.劳动纪律   D.社会保险       【参考答案】C。《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故本题答案选C。       (12)(单选题)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   )确定。   A.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   B.人事争议仲裁机构   C.人民调解委员会   D.工会       【参考答案】A。《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选项A正确。       (13)(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关于试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B.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D.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的约定试用期       【参考答案】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14)(单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A.在试用期间,甲无法胜任工作   B.乙违规操作,给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C.丙因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D.丁同时在其他单位上班,不能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       【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知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题目中C选项对丙追究的是行政责任,不属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故本题选C。       (15)(多选题)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A.劳动合同期满的   B.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C.劳动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D.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参考答案】ABC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包括:(1)劳动合同期满;(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答案选ABCD。   (16)(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参考答案】B。《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故本题答案选B。       (17)(单选题)按照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   A.1天   B.5天   C.10天   D.15天       【参考答案】B。《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3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故本题答案选B。       (18)(单选题)根据劳动法,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要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应提前(   )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参考答案】C。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故本题答案选C。       (19)(单选题)我国劳动法有关工作时间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   B.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C.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的节日是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   D.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与劳动者协商,而且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参考答案】C。《劳动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C项说法错误。其他三项说法均正确。本题选C。       (20)(单选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   A.职工王某作为公司股东,因股息分配与该公司发生的争议   B.进城务工农民孙某与个体餐馆业主赵某因支付劳动报酬而发生的纠纷   C.某出租汽车公司因不服某社保局对于其公司出租车司机朱某作出的工伤认定而产生的纠纷   D.李某因身高不足1.7米未达到某公司录用要求而被拒绝聘用引起的纠纷       【参考答案】B。《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因此,劳动争议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纠纷,只有B项符合。故本题答案选B。       (21)(单选题)邓某工作的养老院因为效益差,三个月未发工资。邓某维护权益最直接的途径是(   )。   A.申请劳动仲裁   B.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C.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D.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参考答案】A。(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基于自愿可以采用协商方式解决争议。(2)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协商和调解均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3)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题中邓某维护权益最直接的途径是申请劳动仲裁。故本题答案选A。       (22)(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   )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A.要求   B.强制   C.鼓励   D.希望       【参考答案】C。第七十五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23)(多选题)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包括(   )。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ABC。《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包括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选项ABC正确。       (24)(单选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某劳动者在国庆期间被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工作,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其工资的(   )的工资报酬。   A.150%   B.200%   C.50%   D.300%       【参考答案】D。《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选项D正确。       (25)(单选题)甲是某私营公司正式员工,因怀孕九个月,向公司提出休产假。根据《劳动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司不得安排甲夜班劳动   B.甲的产假时间由公司规定   C.公司不得安排甲延长工作时间   D.甲可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参考答案】B。根据《劳动法》第61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A、C项正确。该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D项正确。B项,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故女职工的产假应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故本题选B。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