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其主要表现在( )。
A.各地区间资源共享
B.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C.各国发展机会均等
D.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答案】AB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其主要表现在各地区的资源共享、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等。因此ABD项正确,C项各国发展机会并不均等,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ABD项。
2.(不定项选择题)“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其中“三去”是指( )。
A.去产能 去杠杆 去库存
B.去能耗 去杠杆 去库存
C.去产能 去能耗 去库存
D.去产能 去杠杆 去能耗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
因此选择A项。
3.(单选题)下列关于资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运动中实现增值
B.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由货币表现出的商品价值
D.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说法正确,资本之所以能够增值,能带来剩余价值,是因为它处在无休止的运动中,不断地从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再由生产领域进入到流通领域,资本这种不间断地运动是资本取得价值的增值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一旦停止运动,资本就不能增值。
B项说法正确,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在资本流通中,货币运动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从而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
C项说法错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是价格,而非资本。
D项说法正确,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本题(说法错误的)答案为C。
4.(单选题)张某的行为具有负外部性是指他的行为使( )。
A.自己受益
B.旁人受益
C.自己受损
D.旁人受损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负外部性,也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本题答案为D。
5.(单选题)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满足感的变化是( )。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当消费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时,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人们从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却逐步递减。本题答案为B。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