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成语典故,对应正确的是:
A.魏征——兼听则明
B.项羽——一字千金
C.曹操——问鼎中原
D.赵高——纸上谈兵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兼听则明”的典故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 魏徵 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兼听则明典故出自魏征,意喻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A项正确,当选。
B项:“一字千金”的典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意思是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后来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对应人物是吕不韦。B项错误,排除。
C项:“问鼎中原”的典故出自《左传》,对应的历史人物是楚庄王。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C项错误,排除。
D项:“纸上谈兵”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应的历史人物是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按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D项错误,排除。
综上,本题答案为A。
2.(单选题)下列哪一成语的典故不是来自真实历史事件:
A.暗度陈仓
B.草木皆兵
C.逼上梁山
D.乐不思蜀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暗度陈仓,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之争时,刘邦出兵攻项羽时,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所以,A项正确。
B项,草木皆兵,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历史事件为“淝水之战”。东晋时,前秦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率领大军攻打晋国。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所以,B项正确。
C项,逼上梁山,来自虚构的小说《水浒传》。所以,C项错误。
D项正确,乐不思蜀,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三国时期,蜀国被魏所灭,刘禅投降。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所以,D项正确。
3.(单选题)下列哪种球类运动的场地面积最大?
A.网球
B.篮球
C.排球
D.足球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排球场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篮球场地长度为28米,宽度为15米。网球场长度为36米,宽度为18米。足球场长度为90-120米,宽度为45-90米。因此,足球场地面积最大。
4.(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化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莫奈、马奈、梵高等
B.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
C.北宋时期的文人画多以山水、花鸟为主要内容
D.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古筝、扬琴、琵琶、马头琴等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正确。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80年代,反对因循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印象派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西斯莱等;新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后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梵高、塞尚、高更等。
B项正确。芭蕾舞(意大利语:balletto;法语、英语:ballet),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
C项正确。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古代艺术教育内容。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始于唐代王维。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灵”,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颇有影响。
D项错误。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马头琴不属于拨弦乐器,属于拉弦乐器。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
本题答案选D。
5.(单选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哪部著作?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
正确答案为C。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