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以下对中国封建社会一些专有名词的解释准确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B.隋朝“三省”“六部”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C.明朝科考“八股文”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领题等组成
D.清朝“连中三元”即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答案】A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A项正确。
B项:隋朝“三省”“六部”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下有六部:礼,吏,户,刑,兵,工。B项正确。
C项: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C项错误。
D项: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注意:D项中说的“名列前茅”意思是名次排在前面,形容成绩优异。名次排在前面和“第一名”不是一个概念。D项错误。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B。
2.(单选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B.内因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决定因素
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行”在“知行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党”、“自身”属于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正确答案为B。
【背景扩充】
1.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2.量变与质变: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交替,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这就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3.“知”与“行”:“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精辟阐释。
3.(单选题)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生动描述了士子在参加完科举考试后获取功名时的愉悦心情,据此判断这位士子参加的是:
A.会试
B.乡试
C.童试
D.殿试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登科”指科举考中进士,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谓。本题答案选D。
【背景扩充】
1.明清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2.院试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
3.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4.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5.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4.(单选题)将以下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德军“闪击”波兰
②诺曼底登陆
③萨拉热窝事件
④凡尔登战役
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⑥丘吉尔首次出任英国首相
A.③④①⑥⑤②
B.③⑥①⑤②④
C.①⑥③⑤④②
D.①③⑥②⑤④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①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也是世界战争史中著名的“闪电战”。1939年9月1日,德军联合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在世界各国中,统称这一行动为德军“闪击”波兰。
②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发生于1944年6月6日6时30分。这次代号“霸王行动”的作战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势,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③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④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消灭德军有生力量而进行的决定性战役,于1942年7月爆发,持续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⑥丘吉尔,英国前首相,政论家,历史学家。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
所以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③④①⑥⑤②。
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因受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念和艺术素养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下列关于建筑风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B.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C.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D.洛可可式建筑的特点是气势恢宏、简约大气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因此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A项说法正确。
B项: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有“希腊国宝”之称,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B项说法正确。
C项:哥特式建筑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C项说法正确。
D项: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而非气势恢宏、简约大气。D项说法错误。
本题答案选D。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