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是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这一考试是:
A.会试
B.乡试
C.殿试
D.院试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科举制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会试是获得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可以参加的考试,一般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称为大比之年。考中的取得贡士资格。本题答案选A。
【背景扩充】
1.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又可以称学台、宗师。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任期为三年。学政在任期内,要依次到所管辖的各府、州去主持考试。学政亲临考场,叫做“案临”。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2.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此外还有同考官,又称房官或房师,担负分房阅卷的任务。同考官一般是从各省内调用进士出身的官员充当。此外还有负责监考、巡察及各种事务的官员,他们不得与考官接触。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东南隅。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每场都于头一天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点名入场。每场后一日即初十、十三日、十六日交卷出场。
3.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
4.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
5.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最后根据贡士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再根据录取等级确定授予的官职。
2.(单选题)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从生产工具的发展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本题答案选A。
【背景扩充】
1.刀耕火种就是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
2.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3.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牛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的推广,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大大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从此,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
3.(单选题)位于深圳的亚洲第一大地下火车站是( )。
A.深圳北站
B.深圳站
C.深圳福田站
D.深圳西站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是亚洲第一大地下火车站,正确答案为C。
【背景知识】
福田站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益田路与深南大道的相交处。车站总建筑面积达14.7万平方米,相当于21个足球场。整个车站为三层式结构,地下一层为换乘大厅,共设旅客出入口16个;地下二层为站厅层和候车大厅,共设置进站检票口4个,候车椅1200多张,可供3000名旅客同时候车;地下三层为站台层,共设8条股道4个站台。
4.(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
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很多高精尖产业所必不可少的原料。中国有不少战略资源(如铁矿等)贫乏,但稀土资源却非常丰富。
下列关于稀土的说法,正确的有:
A.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
B.稀土是用途广泛的一类非金属元素
C.稀土在世界上的储量非常稀有
D.稀土不仅可以添加至有色合金中,也可以添加至非金属材料中
【答案】A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D项说法正确。B、C项说法错误,稀土是一种重要金属,稀土一次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从18世纪开始陆续发现,稀土一般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因为稀少,因而得名。20**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