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摄影师在野外环境中最不可能拍摄到的是:
A.在云南丽江拍摄成片的针叶林
B.在青海拍摄成群的藏羚羊
C.在阿拉伯半岛拍摄海豹
D.在冰岛拍摄火山喷发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针叶林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等一些耐寒树种组成,主要分布于寒温带及中、低纬度亚高山地区的常绿或落叶针叶林。丽江市属低纬亚高山地区,此处分布有丽江云杉等植被,组成单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组成混交林。因此有可能在丽江拍摄成片的针叶林,排除A。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因此有可能在青海拍摄成群的藏羚羊。排除B。
海豹主要生活在寒温带海洋中。南极海豹数量最多,其次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而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高及信风带控制,非常干燥,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因此最不可能在阿拉伯半岛拍摄海豹。故选C。
冰岛型火山喷发,裂隙式喷发。因现仅能在冰岛观察到这种火山喷发,故叫冰岛型火山喷发。其特征是大量喷出易流动的玄武岩质熔岩,形成表面较平坦的熔岩台地。因此有可能在冰岛拍摄火山喷发。排除D。
2.(单选题)这幅图反映了某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可能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万隆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中华民国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美、英、法三国最高领导人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故排除A。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故选择B。
万隆会议,即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故排除C。
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目的是讨论欧洲战后重组问题。故排除D。
3.(单选题)关于我国的油料作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芝麻喜凉,果实有黑、白之分,山东省产量最高
B.花生喜温耐瘠,适宜种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C.大豆喜温,生长发育期间低温会延迟开花成熟
D.油菜抗寒力较强,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芝麻是喜温作物,在我国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各省均有种植,以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分布较多,其中以河南省产量最高。故A项说法错误,其他说法正确。
4.(单选题)下列地理分界线对应正确的是:
A.横断山脉——内流区和外流区
B.本初子午线——东半球和西半球
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农耕区和畜牧业区
D.祁连山脉——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横断山脉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群体,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故A错。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又称零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起 ,分别向东和向西计量地理经度,从 0°到 180°。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用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东经160°,故B错。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畜牧业区和农耕区的大致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南下,经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这条线的西部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东部水热条件较好,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故C错。
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其东北部为河西走廊,西南部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相连,故祁连山脉是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D正确。
5.(单选题)下列研究课题与其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对应错误的是:
A.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从平城到洛阳》
B.商周时代的艺术成就——《中国青铜时代》
C.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利玛窦与中国》
D.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从甲午到戊戌》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南宋的都城在临安,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平城是北魏都城,在今山西大同,而洛阳在河南。故A项对应错误。
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物发展的鼎盛时期,故上周时代也被称作青铜时代,B项对应正确。
利玛窦是16世纪意大利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故C项对应正确。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出现了一个爱国主义救亡狂潮,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积极倡导清政府进行改良运动,在政治、科学、文化等方面向西方学习,这即是戊戌变法。故D项对应正确。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