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北回归线在我国大陆穿过几个省?
A.1
B.2
C.3
D.4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北回归线(23°26′N)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它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墨江、西畴)、广西(桂平、武鸣)、广东(汕头)、台湾(花莲、嘉义),但台湾省不属于我国大陆地区的省。本题答案选C。
【背景扩充】
北回归线穿越的大洲和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①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②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单选题)下列依次与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有关的是:
A.酥油茶、馓子、青稞酒、馕、萨其马
B.《嘎达梅林》、《穆斯林的葬礼》、《格萨尔王传》、《阿凡提的故事》、《刘三姐》
C.那达慕大会、开斋节、雪顿节、古尔邦节、泼水节
D.马头琴、冬不拉、铜钦、葫芦丝、芦笙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中,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的特色饮食,馓子在我国的南北方都有分布,少数民族中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外皮为金黄色,古代称为“胡饼”、“炉饼”。沙琪玛也可叫做萨其马,是中国的特色糕点,满族的一种食物。清代清朝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原意是“狗奶子蘸糖”。A项与题目要求不符。
B项中, 民歌《嘎达梅林》作为我国蒙古族民歌的代表性作品,在蒙古族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阿凡提的故事》可以说是国产动画现在为数不多的木偶系列片,它主要是根据新疆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所以这部作品很具有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色彩。《刘三姐》是反映壮族的生活故事。这部以广西特色彩调剧为蓝本的电影60年代初风靡了全中国。B项符合题目要求。
C项中,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开斋节是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另两个为古尔邦节与圣纪)。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雪顿节又名藏戏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C项与题目要求不符。
D项中,马头琴是蒙古族的特色乐器,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乐器,铜钦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元十世纪以前就在西藏出现。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D项与题目要求不符。
本题答案选B。
3.(单选题)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有很多民俗活动。下列不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是:
A.祭祖
B.植树
C.登高
D.踏青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习俗甚多,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A、B、D项属于清明节习俗。
C项“登高”是重阳节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本题答案选C。
4.(单选题)下述特定时间里,气温最高的是:
A.夏季阴天正午
B.春季晴天14时
C.春季晴天正午
D.夏季晴天日出前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夏季气温高于春季,“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应在选项A项“夏季阴天正午”、D项“夏季晴天日出前”中选择。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A项处于正午,虽然是阴天,但气温一定比晴天日出前的温度要高。
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
A.立夏桑果像樱桃
B.小满养蚕又种田
C.芒种玉秧放庭前
D.夏至稻花如白练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中的“立夏”是阳历五月初。B项中的“小满”是阳历五月底; C项中的“芒种”是阳历六月初。D项中的“夏至”是阳历六月底。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芒种玉秧放庭前。本题答案为C。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