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等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政治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题干表述正确。本题判断为正确。
2.(单选题)在刑事诉讼中,法官居于主导地位,控辩双方居于从属地位,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这种诉讼构造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A.职权主义
B.当事人主义
C.纠问主义
D.混合主义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职权主义是指法院在诉讼程序中拥有主导权。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相对应,也是近代西方诉讼模式之一,诉讼的发动、继续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当事人,诉讼过程由当事人主导,法官仅处于消极的中立的裁判者地位。纠问式诉讼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无论是否有被害人控告,均依职权主动予以追究,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刑诉模式。混合主义包括当事人主义下的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和职权主义下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题干中,法官居于主导地位的诉讼构造是职权主义,本题答案为A。
3.在我国,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本题判断为正确。
4.(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A.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B.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C.在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D.准备了犯罪工具,并且为犯罪创造了条件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C项符合要求。
A、B项属于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D项属于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本题答案为C。
5.(单选题)《司法部关于修改<公证程序规则>的决定》已经2023年9月27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主要说明司法部在行使( )。
A.审议权
B.决定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审议权是指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对列入本次会议议程的各项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并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
决定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在我国,行使决定权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立法权就是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监督权是指宪法赋予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
司法部将自己制定的《公证程序规则》内容进行相应修改,属于行使立法权的表现。本题答案为C。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