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721)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单选题)下列诗词与所描写的花对应错误的是:

A.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梅花

B.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荷花

C.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

D.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牡丹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对应正确,“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出自清代李方膺的《题画梅》,意思是美丽的梅花但愿天风把你吹到千家万户,门前屋后都能见到你报春的身影,描写的是梅花。

B项对应正确,“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西宫秋怨》,意思是与盛妆的美人相比,荷花也会暗色失色;水殿和风吹来,珠翠芳香四溢。描写的是荷花。

C项对应正确,“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出自唐末黄巢的《题菊花》,意思是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描写的是菊花。

D项对应错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意思是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描写的是桃花,不是牡丹。

本题答案选D。

2.(单选题)农民说,幸福就是庄稼收成好,收入增加;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教师认为,培养出优秀学生就是最幸福的事。可见,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诠释不同,这说明:

A.价值判断依据事实,具有真理性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历史性

C.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

D.价值判断没有规律,具有盲目性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价值判断是对事物属性与人的需要关系作出的判断。既然是对一种“关系”作出的判断,它就要考虑到双方的因素,一方面要考虑到客观事物自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主体自身的需要。因此,价值判断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题干中,不同职业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诠释,体现的正是价值判断的主观性。本题答案选C。

【背景扩充】

1.价值判断是一种不同于事实判断的认识活动,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某种价值标准而非事实,这种标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势而异,不具有真理性。

2.价值判断的实质是主体根据一定的需要去判定客体与这一需要的关系,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且随着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因时而异,具有历史性。

3.事实判断是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属性、规律作出的判断。价值判断以事实判断为基础,所以价值判断具有规律性。

3.(单选题)下列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

B.氖

C.氦

D.氮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和杂质占0.03%。含量最多的是氮,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意思是:四月的花基本凋谢了,但是山寺桃花依然盛开。因为山上和山下地势不同,温差不同,所以同一植物生长的状况也不同,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意思是: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作者通过对景色的客观描写,表达了作者流连忘返,在西湖早春风光中无比喜悦的感受,并没有体现哲学道理。

C项:“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出自清代阮元的《吴兴杂诗》,意思是: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不同的植物种在不同的地方,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绝对化。

D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梅坡的《雪梅·其一》,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梅香而不白,雪白而无香说明事物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CD项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B项与其他三项不同,本题答案为B。

5.(单选题)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我们不仅能从中读到生动的故事,更能学到许多前人总结的为人处世、治学谋事的人生大智慧。

按故事发生时间的先后,下列成语排序正确的是(  )。

A.约法三章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徙木立信

B.约法三章 闻鸡起舞 徙木立信 三顾茅庐

C.约法三章 徙木立信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D.徙木立信 约法三章 三顾茅庐 闻鸡起舞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闻鸡起舞出自《晋书》;三顾茅庐出自《三国志》东汉末年;徙木立信出自《史记》按照历史时间排序可得:徙木立信、约法三章、三顾茅庐、闻鸡起舞。

故正确答案为D。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