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下列宗教与其经典对应不正确的是:
A.基督教——《圣经》
B.道教——《黄庭经》
C.佛教——《南华真经》
D.伊斯兰教——《古兰经》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而《南华真经》即《庄子》,属于道家经文。C项对应错误,本题答案选C。其他选项请考生自行记忆。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一组词语是:
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桂冠”多作为光荣的称号,也比喻冠军,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A、D。“问鼎中原”是指称霸天下,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B。本题答案选C。
【背景扩充】
1.“连中三元”是指应试举子在三级科举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2.“五子登科”出自《宋史·窦仪传》,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3.“名落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3.(单选题)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诗句中的“杜康”,是指:
A.益友
B.胜景
C.美酒
D.民歌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首诗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本题答案选C。
【背景知识】
杜康酒在史料中的记载尤为繁杂,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东汉许慎所著《说解文字》当中的记载:“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酒酎。……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葬长垣”。根据历史文献分析来看,杜康最有可能生于夏商时期,而杜康酒的发源就在当时。
4.(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讲政德、把小事小节当作一面镜子,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喻示了什么思想?
A.慎独
B.慎初
C.慎微
D.慎欲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出 自《佛祖历代通载》,意思为讲道德修养要从小事做起,要学习儒家的“正心”观念和佛教的“定心”观念,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因此失去操守、坏了大事、忘了大义。
A项:“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A项与题意不符。
B项:“慎初”是指提升干部的思想防线。“初”就是第一次,所谓“慎初”,就是要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道防线。B项与题意不符。
C项:“慎微”即注重细微事端之意。而“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喻示的正是“慎微”。C项与题意相符。
D项:“慎欲”是指节制自己的欲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D项与题意不符。
本题答案选C。
5.(单选题)关于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穿过太行山
B.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穿过巫山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祁连山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穿过秦岭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错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B项错误,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为大巴山脉。
C项错误,400mm等降水线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项正确,秦岭—淮河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本题答案(说法正确的)为D。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