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关于图中所标示的海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石油运输航道
B.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
C.③的海峡中心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一部分
D.④的附近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①是位于非洲大陆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世界上最繁忙的石油运输航道是中东地区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的霍尔木兹海峡,A错误。
②是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B正确。
③是位于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之间的白令海峡。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国际经度会议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规定的一条用于区分地球“昨天”与“今天”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白令海峡的中心线。C正确。
④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和附近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正确。
2.(单选题)从3月下旬到10月上旬,太阳在地球上直射位置的移动规律是:
A.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B.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C.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D.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纬度为0°,南、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北半球能直射的最远位置,分别在南北纬23.5°左右。春分(3月20-21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分,而春分后北半球白天渐长,太阳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1-22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时达到最长,之后直射点南移,到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再次直射赤道,昼夜等分,之后直射点继续南移,直到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时最短而南半球则最长,之后直射点再次北移,实现循环。
3.(单选题)明清两代每两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是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这一考试是:
A.乡试
B.院试
C.殿试
D.会试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科举制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会试是获得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可以参加的考试,一般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称为大比之年。考中的取得贡士资格。故正确答案为D。
【背景扩充】
1.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又可以称学台、宗师。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任期为三年。学政在任期内,要依次到所管辖的各府、州去主持考试。学政亲临考场,叫做“案临”。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2.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此外还有同考官,又称房官或房师,担负分房阅卷的任务。同考官一般是从各省内调用进士出身的官员充当。此外还有负责监考、巡察及各种事务的官员,他们不得与考官接触。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东南隅。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每场都于头一天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点名入场。每场后一日即初十、十三日、十六日交卷出场。
3.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最后根据贡士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再根据录取等级确定授予的官职。
4.(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A.锦帆未落干戈起——隋炀帝
B.烽火四起戏诸侯——周宣王
C.一骑红尘妃子笑——唐睿宗
D.车同轨,书同文——周武王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搭配正确,“锦帆未落干戈起”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汴水》,这首诗反映隋炀帝乘坐龙舟巡游江南还没结束,全国各地农民反抗暴政的起义风起云涌,动摇了隋的统治。
B项搭配错误,“烽火四起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对应的人物为周幽王,而非周宣王。
C项对应错误,“一骑红尘妃子笑”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讲的是杨贵妃喜欢荔枝,皇帝唐玄宗找人快马相运,对应的人物为唐玄宗和杨贵妃,而非唐睿宗。
D项对应错误,“车同轨,书同文”是谓车轨相同,文字相同,形容天下统一。讲的是秦始皇一统天下,而非周武王。
本题答案选A。
5.(单选题)下面的文学形象中不属于吝啬鬼典型的是:
A.《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B.《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C.《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D.《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个“多余人”,他是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贵族的一个典型,他虽然受过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不满于贵族 社会的庸碌、自负,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他又是在这种贵族生活方式的典型环境中长大的,因此摆脱不了那种花花公子式的浪荡生活,整天周旋于酒宴舞会和恋爱当中。面对无聊的现实,他也曾想寻找出路,但贵族的教养不仅使他毫无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缺少毅力和恒心,所以最终一事无成,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这个形象表现了当时俄国进步贵族青年思想上的苦闷,同时也揭示了贵族青年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群众这一重要的社会问题。本题答案选A。
【背景扩充】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是:①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②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又译《《吝啬鬼》》)里的阿巴贡;③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④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