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73)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单选题)下列诗句描述的情景,发生在冬季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秋天。

B项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

C项描写的是冬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咏雪送人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项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写的是春夏之交。

本题答案选C。

2.(单选题)2009年1月6日,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顺利抵达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亚丁湾位于:

A.红海

B.波斯湾

C.地中海

D.印度洋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亚丁湾是指印度洋在也门和索马里之间的一片水域,它通过曼德海峡与红海相连,是波斯湾石油输往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也是全球海盗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

故正确答案为D。

1554167790040_453599.png

3.(单选题)某竹枝词写道:“自开海禁五洲通,水陆舟车急似风。百货遍流全世界,商场发达正无穷”。词中所述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A.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B.清代实行一口通商

C.近代通商口岸的开设

D.轮船招商局的设立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这句词讲的意思是:打破海禁后沿海城市开设通商口岸,发达的交通运输使全世界的商品都能自由流通,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这描述的是近代中国国门被列强打开以来,一系列通商口岸的开放,出现了海上贸易繁荣的景象。本题答案选C。

【背景扩充】

1.汉代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横贯亚欧的陆上通道,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纽带,与题干海禁无关。

2.清代实行一口通商是指1757年至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之前,清朝规定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的政策。“一口通商”让广州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垄断了全国的对外贸易。这与题干中的“五洲通”不符。

3.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的,是清末最早设立的大型轮船航运企业,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打破了晚清洋务企业纯粹官办的格局。

4.(单选题)作为拉动陕西经济的火车头,陕西省的“一线两带”建设受到全国的广泛关注,下面关于“一线两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线指陇海陕西段和宝潼高速

B.两带指关中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关中星火产业带

C.一线两带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高新、先进的产业体系

D.它包括创新层、核心层、辐射层和制度层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B、C项说法均正确,“一线两带”就是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为依托,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涵盖整个关中地区。

D项说法不正确,“一线两带”大体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创新层,主要由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和创业中心组成,它是“一线两带”的创新基地;二是核心层,由开发区、产业园和关中五市一区中心城区组成,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基地;三是辐射层,包括关中五市一区所辖全域,它是“一线两带”直接的经济腹地。

本题答案选D。

5.(单选题)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③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④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22日在北京举行。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试点,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③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这是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开始。④ “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这一概括。

按照先后顺序排序应为①③②④。正确答案为C。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