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2023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1月8日公共基础知识测试题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节俭节约的古代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正确答案 :B   www.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儒家的创始人为孔子,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 B项正确,墨家的代表人物为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与题干相符。 C项错误,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在政治上要顺应民心。 D项错误,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法治”的思想,主张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故正确答案为B。       2.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正确答案:D   www.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 A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经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B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C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刘少奇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D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 )通过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强调用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党和军队,确定了无产阶级的建军路线。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黎平会议   D.遵义会议   正确答案:A   www.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A项正确,1929年12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案,决议系统总结了自1927年以来我党创立红军的斗争经验,强调用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党和军队,划清了人民军队同旧军队的界限,确定了无产阶级的建军路线。 B项错误,八七会议是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C项错误,1934年12月15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占领黎平,为了确定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政治局特别会议,史称“黎平会议”。黎平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D项错误,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会上纠正了博古、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正确答案为A。       4.方某为某银行金库保管员,某日,两歹徒为逼迫方某交出金库钥匙,对其进行身体伤害,致使方某受伤严重,后方某趁乱逃出后,抢走了路边正在停车的胡某的轿车逃走,方某的行为()。   A.应负刑事责任。方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应   B.负刑事责任。方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C.不应负刑事责任,方某抢走轿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很行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D.不应负刑事责任,方某抢走轿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D   www.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B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题目中,方某本人的人身权利和单位的财产权利正在发生危险,虽然抢车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属于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因此方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方某不构成抢劫罪,也不构成盗窃罪。 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方某抢走胡某的轿车,受到损害的是胡某并不是不法侵害人,因此不构成正当防卫。 故正确答案为D。       5.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   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领导发展的能力   D.应对危机的能力   正确答案:C   www.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故正确答案为C。       6.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建立的。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长沙   正确答案:B   www.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由陈独秀等发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B。       7.法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最根本的联系是与()。   A.经济的联系   B.文化的联系   C.道德的联系   D.政治的联系   正确答案:A   www.解析:本题考查法理学。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因此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中最根本的是与经济的联系,这种联系制约着法本身以及它与其他现象的联系。 故正确答案为A。       8.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内,交至行政机关。   A.一日   B.二日   C.三日   D.四日   正确答案:B   www.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法。 B项正确,A、C、D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故正确答案为B。       9.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的是()。   A.小刘在抢劫他人手提包后,慌不择路逃至朋友小吴家中说要住几天,小吴在了解情况后,仍然同意收留小刘   B.恰逢正月十五,某寺庙香客如流,拥挤中香炉倒塌造成了火灾   C.钱某在火车站以有急事为由,将手提袋交给不知情的路人张某,并请求张某将袋子放于指定地点,事后查明手提袋中藏有海洛因   D.甲潜入李某的豪宅内盗窃恰逢乙也在李某的豪宅内盗窃,二人决定互相帮助   正确答案:D   www.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A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本题中,小刘构成抢劫罪,小吴构成包庇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B项错误,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选项中,香客拥挤中导致香炉倒塌造成了火灾,其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 C项错误,路人张某对此事并不知情,两者没有意思联络和主观上的故意,不属于共同犯罪。 D项正确,甲潜入李某的豪宅内盗窃恰逢乙也在李某的豪宅内盗窃,二人决定互相帮助,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D。       10.( )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A.《黄庭经》   B.《乐毅论》   C.《兰亭序》   D.《曹娥碑》   正确答案:C   www.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 B项错误,《乐毅论》共四十四行,小楷。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 C项正确,《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D项错误,《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是王羲之晚年的小楷作品。 故正确答案为C。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