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2023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1月14日公共基础知识测试题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李某在某社交平台上发表了涉及朱某个人隐私的文章,朱某与该社交平台及李某联系,请求其采取必要措施,屏蔽或者删除李某的言论。社交平台和李某对此请求均不予理睬。关于朱某通知李某和社交平台后,双方未采取必要措施所造成的损害扩大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由李某承担全部责任    B.应由社交平台承担全部责任   C.社交平台与李某承担按份责任    D.社交平台与李某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D   www.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   A、B、C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知,朱某通知李某和社交平台后,就双方未采取必要措施所造成的损害扩大部分由社交平台与李某承担连带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D。   2.胡某将饲养的宠物狗遗弃,该宠物狗靠某小区的好心人投喂生存。某日,该宠物狗将经过小区的路人许某咬伤。关于许某受到的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胡某赔偿    B.由小区喂狗的好心人赔偿   C.由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赔偿     D.许某被无主动物咬伤,自行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A   www.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   B、C、D项错误,A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宠物狗被胡某遗弃,其为动物原饲养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3.2023年3月15日,甲立下公证遗嘱:“我去世以后,自有住房一套由乙和丙继承,各占二分之一。”2023年5月10日,乙和丙签订协议书,内容为“由于母亲甲年老,需要子女照顾,乙同意搬去与甲同住,照顾甲至终老。丙同意以人民币十万元整将该房产继承权中的财产权利转让给乙,丙不再承担赡养照顾甲的义务。”随后双方按照协议内容各自履行了相应义务。2023年3月2日甲去世。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未实际取得房屋所有权,无权转让      B.丙放弃继承权,则有权不承担照顾甲的义务   C.丙的转让行为有效     D.遗嘱自2023年3月15日起生效           参考答案:A   www.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   A项正确,C、D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由此可知,遗嘱自遗嘱人死亡时生效,即2023年3月2日生效。丙自甲死亡时起,有权依据公证遗嘱的规定,取得属于自己部分的房屋的所有权。而乙和丙约定时,甲尚未死亡,继承尚未开始,故丙未实际取得房屋所有权,无权转让,其转让行为无效。   B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可知,丙有赡养母亲甲的义务,丙和乙关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约定违反法律规定,约定丙不再承担赡养义务的条款无效,丙仍须承担赡养母亲甲的义务。   故正确答案为A。   4.王某与刘某因买卖合同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的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法院认为王某与刘某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应先行调解   B.王某因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向法院申请提交,法院拒绝接受申请   C.王某向法院递交了起诉材料,法院认为当事人符合起诉条件,在第十天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D.法院安排民庭法官甲(王某的姑妈)承办该案,她表示一定公正审判           参考答案:A   www.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   A项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B项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C项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D项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由此可知,法官甲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由其承办该案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应当回避。   故正确答案为A。   5.甲与乙约定乙以200万元的价格购买甲位于A市中心地区的房屋,双方随即签订房屋购买合同。在乙付清款项准备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时,A市房屋购房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乙不再具有购房资格,无法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甲返还已付的房款   B.乙单方违约,可以要求撤销合同,但需承担违约责任   C.购房资格政策调整属于商业风险,因此导致的损失由乙自行承担   D.因房屋未能登记导致买卖合同未生效,甲属不当得利,应当返还购房款           参考答案:A   www.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   A项正确,情势变更是指合同成立后,其基础条件发生了影响合同继续履行的重大变化。在此情形下,若按原约定继续履行合同,则可能使一方当事人利益明显受损或负担明显加重,既不能实现其经济目的,也不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甲乙的买卖合同签订后,由于A市房屋购房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使乙不再具有购房资格,这是由于不可规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属于情势变更,乙可以主张解除合同,既然合同无法履行,根据公平原则,乙可以请求甲返还已支付的房款。   B项错误,单方违约是指经一方当事人违约而另一方并无违约行为。乙无法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是因为A市房屋购房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导致乙不再具有购房资格,这是由于情势变更导致的,并非由于乙单方违约。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由此可知,无法履行合同并非由违约导致,乙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C项错误,商业风险是指商业活动中的固有风险,包括客观情况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未达到异常程度,也没有动摇合同成立的基础。商业风险属于当事人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预见且可以合理预见的风险,不属于情势变更,商业风险所致损失通常是由于未充分评估市场规律与走势造成的。由此可知,商业风险并未达到异常的程度,未动摇合同成立的基础,而购房政策的调整达到了异常的程度,使乙不再具有购房资格,故购房政策的调整并非商业风险。   D项错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甲取得乙支付的款项是基于二人签订的买卖合同,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情形。   故正确答案为A。   6.甲乙系陌生人,两人在开车途中因车辆刮擦发生争吵。争吵过程中,甲用力推了一下乙,致乙倒地后心脏病发作,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下列关于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D   www.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甲主观上并不是要杀害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B项错误,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甲主观上并不是故意伤害乙,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C项错误,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甲事先并不知道乙有心脏病,所以甲主观上对乙的死亡不具有预见可能性,不能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项正确,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行为人是否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不影响对因果关系的认定。甲的行为导致了乙死亡的结果,这是客观事实,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   7.王某卖水果时因斤两纠纷被买家李某殴打,其间,李某还用水果摊的板凳砸王某。李某殴打结束转身离开后,王某持水果刀追了20多米,将李某捅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B.王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构成故意伤害罪   C.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        D.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参考答案:B   www.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防卫时间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即不法侵害已经发生并且尚未结束。而李某殴打结束转身离开后,不法侵害已经终止,此后王某持水果刀追了20多米,属于事后防卫。事后防卫,指不法侵害终止以后,对不法侵害人的所谓防卫,不构成正当防卫,构成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王某将李某捅成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   C、D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过当也要求是对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的,而李某殴打结束转身离开后,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王某持水果刀追了20多米,将李某捅成重伤,不属于对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所以不属于防卫过当。   故正确答案为B。   8.甲因工作琐事对同事乙心生怨恨,想报复乙。某日,甲看到乙的水杯放在办公桌上,便趁乙外出时在其杯中放入少量毒药(不足以致死)。乙回到办公室喝了带有毒药的水后死亡。经鉴定,乙的死因系对毒药中的某成分严重过敏。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甲构成故意伤害罪   D.乙死亡系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C   www.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甲放入的毒药剂量并不足以导致乙死亡,由此可见其主观上并非要杀害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B项错误,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甲主观上属于故意报复,让乙喝了有毒的水,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项正确,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甲主观上是故意伤害乙,客观上实施了损害乙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甲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成立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D项错误,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本题中,甲投毒于乙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不属于意外事件。   故正确答案为C。   9.某导游在旅行过程中为游客张某拍摄了数十张照片。该导游将这些照片进行编辑后,未经张某同意擅自发表在某知名旅游杂志上。该导游的行为侵害了张某的(  )。   A.肖像权   B.署名权   C.发表权    D.著作权           参考答案:A   www.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第二款:“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本案中,该导游未经张某同意便将其照片发表在某知名旅游杂志上,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   故正确答案为A。   10.下列不属于构成一般累犯条件的是(  )。   A.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与后罪都应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C.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之内   D.犯罪主体前后两次犯罪都需已满16周岁           参考答案:D   www.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B、C项正确,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D项错误,累犯要求犯罪主体前后犯罪都需已满18周岁。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