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480)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单选题)不少作家的书名是从前人的佳辞名句化用而来的。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袁枚《子不语》—《论语》

B.琼瑶《在水一方》—屈原《离骚》

C.茅盾《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D.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子不语》一书专记鬼神怪异之事,其得名源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A正确。

“在水一方”出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错。

“霜叶红于二月花”名字出自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正确。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D正确。

2.(单选题)下列哪项中“竹”的含义与其他三个不一样

A.金石丝竹

B.势如破竹

C.罄竹难书

D.梅兰竹菊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BCD项中的“竹”都是指竹子,A项中,“金石丝竹”是指四种乐器,其中“金”是金属制的乐器,“石”是石制的磬,“丝”是弦乐器,“竹”是管乐器,因此选A。

3.(单选题)老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庆祝弄璋之喜”,朋友们纷纷点赞恭贺。老王所说的喜事是:

A.喜得公子

B.喜得美玉

C.新婚之喜

D.喜得千金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汉族民间把生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表示他将来是做官的。A项说法正确。

B项:喜得美玉,并没有这种说法。排除B项。

C项:新婚之喜在古代一般称为“花烛之喜”。排除C项。

D项:“喜得千金”指生女孩,在古代一般称为“弄瓦之喜”。排除D项。

所以,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王昭君是马致远《汉宫秋》中的人物。马致远在长期流传的王昭君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做了加工再创作,马致远没有拘泥于史实,而把王昭君出塞放在匈奴的武力威胁下来进行,把王昭君改为汉元帝的爱妃,她是为了汉室江山,出塞和番,最后在汉番交界的地方投江而死。作品塑造了热爱祖国,并在民族矛盾中保持了崇高气节的光辉动人的妇女形象。

李香君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人物。李香君在整个中国戏剧史上众多女性形象中灼灼生辉,她美丽聪慧,德才兼备,虽社会地位低下,却有崇高的思想,忠贞爱情,敢爱感恨;深明大义,不惧强权;脱俗入道,殉节理想。她是一个饱受压迫、侮辱却立场鲜明、颠覆传统、境界脱俗的典型进步妇女形象。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作为南安太守杜宝的掌上明珠,她的出身决定了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可是在婢女春香的引诱下,她偷偷越出绣房走进花园,在春天大自然的感召下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以及心底的那一丝渴望爱情的念头,并在梦中与情郎柳梦梅幽会于牡丹亭畔。杜丽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特色的典型。她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和对礼教地彻底反对,在古代文学史上叛逆女性的画廊中是最前列的。

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人物。崔莺莺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温柔端庄,城府极深,勇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女子。她是王实甫现实主义创作下反抗封建礼教的典型。

综上,本题答案选C。

5.(单选题)下列评价与著作对应错误的是:

A.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春秋》

B.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左传》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

D.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正确。“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是对《春秋》的评价。其意思是:得到《春秋》的一个字的表扬比得到华丽的衣服还要光荣,受到《春秋》的贬损比受斧钺之刑还要难受。

B项错误。“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是《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对建安文学的评价,而不是对《左传》的评价。

C项正确。“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语出《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快乐不是没有节制的,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对《关雎》的评价。

D项正确。“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出自汉·班固《汉书》。这句话是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文章风格直白,记载的事件经得起核实,不凭空赞赏,也不掩饰过错。

本题答案选B。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