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由( )行使。
A.权力机关
B.人民政府
C.司法机关
D.公安机关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本题答案为D。
2.(单选题)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以下哪个机关执行:
A.司法局
B.公安局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本题答案为B。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广告法》规定的是( )。
A.某婚介广告,私自利用会员的恋爱故事做广告
B.某饮品广告,将“最佳能量补充配方”作为广告词
C.某茶叶广告,将“来自大自然的味道”作为广告词
D.某家饰广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作为窗帘的图案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根据《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A项,“私自利用会员的恋爱故事做广告”违反了此条法律中的第六项规定。B项,将“最佳能量补充配方”作为广告词违反了此条法律中的第三项规定。C项,将“来自大自然的味道”作为广告词符合法律规定。D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作为窗帘的图案”违反了此条法律中的第一项规定。
本题答案为C。
4.(单选题)甲欲杀妻另娶,某日在其妻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对称,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属于过失犯罪。
过于自信的过失,又叫“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题干中,甲直接目的虽是杀妻,但他明知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其女儿死亡,却依旧不顾后果的使这种行为的发生,则甲对其女儿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本题答案为B。
5.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判断为正确。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