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京剧脸谱采用不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其中白色用来表现:
A.忠勇侠义
B.刚烈正直
C.粗豪暴躁
D.阴险奸诈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本题答案选D。
【背景扩充】
京剧脸谱颜色与性格:①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②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③绿色脸表现勇猛,莽撞。④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⑤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⑥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
2.(单选题)“鸟鸣山更幽”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的绝对性与运动的相对性
B.运动的相对性
C.静止的绝对性
D.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运动的绝对性是指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静止的相对性是指物体相对参照物而言是静止的,但不是绝对静止,因为运动是绝对的,两者是辨证统一的。
题干中,“鸟鸣”表明运动是绝对的;“山更幽”是相对于“鸟鸣”而言,体现了静止的相对性。
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这幅对联适用于:
A.吊唁道士
B.哀挽恩师
C.恩师八十寿辰
D.书院大门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是吊唁恩师的一副挽联,意思是在世时安贫乐道,去世后音容笑貌仿佛还在;在世时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恩泽已然还在。
正确答案为B。
【背景扩充】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不同场合,其称呼不一样,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丧葬时挂的叫挽联。
4.(单选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所蕴含的中国古代智慧是:
A.天人合一
B.和而不同
C.道法自然
D.民贵君轻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认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B项:“和而不同”中的“和”于事物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于人来说是观点与意见的多样性统一;“同”: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孔子认为,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C项:“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D项:“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思是: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百姓比君主更加重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意思是: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体现的是“和而不同”的思想。
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杜牧《秋夕》中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南半球地区可能处于春季
B.作者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
C.“画屏”上可能出现唐伯虎的题词
D.“流萤”因体内含有荧光素而发光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正确,《秋夕》描写的是我国古代七夕节的场景,七夕节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一般处于北半球夏秋季节,此时南半球为冬春季。
B项正确,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C项错误,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是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生活的年代晚于杜牧,因此“画屏”上不可能出现唐伯虎的题词。
D项正确,“流萤”是指萤火虫,萤火虫生理结构十分特殊,它腹部的末端内充满了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荧光素),这些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会在萤火虫腹部发出一闪一闪的微弱亮光。
本题答案(说法不正确的)为C。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