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铜
B.内蒙古境内最大的湖泊——呼伦湖
C.最早发现X射线的科学家——伦琴
D.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错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5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其中氧是非金属气态单质,硅非金属,所以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B项正确: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是中国四大湖淡水湖之一, 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水面积为2,339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 5亿立方米。
C项正确: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例如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就因发现天然放射性,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到今天,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另外第111号化学元素Rg也以伦琴命名。
D项正确:青海湖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同时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故答案选项为A。
2.(单选题)把长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的两个城市是:
A.重庆、湖口
B.宜昌、湖口
C.宜昌、九江
D.重庆、九江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本题答案选B。
【背景扩充】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湖口始建于南唐(公元950年),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境内东临彭泽,南接都昌,西与星子、庐山区界湖毗邻,北与安徽宿松襟江为界。
3.(单选题)钱铺钱庄是明清时期重要的金融机构。钱铺的主要业务是兑换银两,或将顾客手中的铜钱换成银两,或将银两换成铜钱。后来发展成吸收存款、放款和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钱庄。到乾隆年间,钱庄已有相当规模。上述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以物易物是明清时期商贸主要形式
B.工商业发展使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
C.民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获得大发展
D.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B项正确,原因在于工商业发展使得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明清时期,不同地区流通的货币不一,不同省份、甚至军阀都流通自己的货币,导致几十种货币并存,这些货币都是以白银为主,重量、成色都不同,那么在跨区域贸易中,货币之间的兑换就成为了一门生意,钱庄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各种货币的兑换,一些实力雄厚的钱庄会以客户的存款为依据印制钱庄自己的庄票,而庄票本身就成为一种各方都认可的流通凭证。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把钱庄的分支机构开设到全国各地,并把不同的钱庄都连锁起来,形成了票号的经营思路,钱庄的庄票就换成了全国连锁的汇票。在长途跨区域押运过程中,携带银两或铜钱不便,则可到钱庄进行兑换。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兰桂齐芳”的“兰桂”指:
A.子孙
B.花草
C.理想
D.人才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兰桂齐芳”出自明·胡文焕的《群音类选·百顺记·王曾祝寿》:“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同茂。” 兰桂指的是子孙一辈。芳,比喻美德、美声。兰桂齐芳比喻儿孙同时显贵发达。另外,椿萱同茂,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比喻父母都健康。本题答案为A。
5.(单选题)我国很多民间乐器是少数民族代表乐器,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芦笙——朝鲜族
B.葫芦丝——傣族
C.冬不拉——哈萨克族
D.马头琴——蒙古族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对应错误。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并非朝鲜族的代表乐器。朝鲜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代表乐器主要有伽倻琴、玄鹤琴等。
B项对应正确。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农曲等民间曲调。
C项对应正确。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北亚和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哈萨克族、鄂伦春族中尤其流行。
D项对应正确。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本题答案(对应不正确的)为A。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