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张某(19岁)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即做模压并仿制,之后归还了钥匙。一日,张某趁小伟家人外出,拿仿制钥匙开门行窃,因制作不准,未能打开房门,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题干已经着手犯罪,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题干张某主观上并没有放弃犯罪,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这里张某已经着手开始犯罪,因制作不准,未能打开房门,他主观上并没有放弃犯罪,所以构成犯罪未遂。故符合题意。
D项,已着手犯罪,故表述错误,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是C。
2.作为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的规范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法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的规范作用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包括确定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确定指引一般是规定义务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有选择的指引一般是规定权利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第二,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第三,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第四,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第五,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本题判断为正确。
3.(单选题)以下单位拥有最终立法解释权的是( )。
A.最高法院
B.最高检察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四)解释法律;”本题答案为C。
4.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国务委员领导。(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题干中,“国务委员领导”说法错误。本题判断为错误。
5.任何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到死亡时终止,任何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本题判断为正确。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