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关于我国的油料作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芝麻喜凉,果实有黑、白之分,山东省产量最高
B.花生喜温耐瘠,适宜种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C.大豆喜温,生长发育期间低温会延迟开花成熟
D.油菜抗寒力较强,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芝麻是喜温作物,在我国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各省均有种植,以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分布较多,其中以河南省产量最高。故A项说法错误,其他说法正确。
2.(单选题)我国山脉众多,给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B.祁连山脉融雪是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主要水源
C.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脉
D.阴山山脉是传统上重要的农业与林业的分界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正确。
B项,祁连山的融雪丰富,灌溉了河西走廊平原,正确。
C项,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由于形成时间不长,只有6500多万年,它的地质年龄还很年轻,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脉。所以,C项正确。
D项,阴山山脉是传统上重要的农业和牧业的分界线。所以,D项错误。
综上,本题答案选D。
3.(单选题)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里的“三宝”是指:
A.佛法僧
B.书剑琴
C.纸砚笔
D.金银玉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所以也就有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俗语。本题答案选A。
【背景扩充】
①“佛”是“大众登场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
②“法”是佛家珍藏经典的地,如“藏经楼”。
③“僧”是指和尚们“燕息”(睡觉)的“禅房”。
4.(单选题)民歌来源于民间,主要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不断再创作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表达手法的结晶。下列关于民歌说法错误的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演唱藏族民歌常用乐器冬布拉伴奏
C.“信天游”是西北地区民歌形式
D.狩猎歌和牧歌是蒙古族民歌代表题材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说法正确。《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周朝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总共305篇,它分风、雅、颂。风即民间乐曲,雅即王都乐曲,颂即祭祖祀神的乐曲,原本所有诗歌都可歌唱。
B项说法错误。冬布拉,拨奏弦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族地区的民间拨弦乐器。原生态的藏族民歌无音乐伴奏。藏族的传统乐器主要如下:①弹拨乐器:札木聂、 扬琴;②弓弦乐器: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③吹管乐器: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④打击乐器: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其中的札木聂、牛角胡、大号、竖笛最富有特色。
C项说法正确。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D项说法正确。蒙古族民歌从题材上可分为狞猎歌、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宴歌、儿歌等几类。
本题答案选B。
5.(单选题)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滞后性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本题答案为C。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