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甲携带乙酒厂盖有“销售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以乙厂的名义与丙厂签订了购买三吨红葡萄的买卖合同一份,葡萄运到后,乙厂以甲并非自己的销售员为由拒收葡萄并拒付货款。关于甲的行为和合同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权代理,合同有效
B.无权代理,合同无效
C.有权代理,但合同无效
D.无权代理,但合同有效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表见代理是一种无权代理。本题题干中,甲并不是乙酒厂的销售员,甲无权代理,其携带盖有“销售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不知情的丙签订合同,构成表见代理,签订的合同有效。
本题答案选D。
2.(单选题)小李毕业后与同学小张注册成立了一家摄影工作室,其中小李出资65%、小张出资35%,工商登记的法人名称为“微笑摄影有限责任公司”,此处“有限责任”的含义是( )。
A.小李和小张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责
B.小李和小张以自己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负责
C.小李对公司债务承担主要责任,小张对公司债务承担次要责任
D.公司仅以公司所有的摄影器材等动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小李和小张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该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责。
本题答案选A。
3.(单选题)大学生甲与舍友乙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积怨已久,一日乙外出上课,甲在宿舍饮水机内投毒欲将乙毒死,不料乙有事未归,另一室友丙被毒身亡。甲对丙死亡的主观心态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甲想毒死乙,但是甲往宿舍饮水机投毒,明知投毒的行为可能出现将他人毒死的结果,但是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毒死了丙,对丙的死亡是一种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本题答案选B。
【背景扩充】
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4.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情形是( )。
A.甲在小巷内拦住乙欲行抢劫,却被乙制服
B.甲偷到手机后因价格尚未谈妥,未出手便被抓获
C.甲尾随深夜回家的空姐乙欲行不轨,被小区保安吓退
D.甲磨刀欲杀害有宅基地纠纷的邻居乙,看到乙的幼子后心软将刀扔掉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可见,犯罪预备发生在准备阶段,且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A项:甲在小巷内拦住乙欲行抢劫。甲已经着手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A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B项:甲偷到手机后未出手即被抓获。手机到甲手之后,已经脱离主人占有。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C项:甲尾随深夜回家的空姐乙欲行不轨,但被保安吓退。这符合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C项符合题目要求,当选。
D项:甲磨刀想杀乙,因为心软而将刀扔掉,属于主动放弃犯罪,构成犯罪中止。D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本题答案选C。
5.(单选题)王某未经许可,私自盗印某作家畅销小说10万册,获利60万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销售盗版罪
B.非法经营罪
C.非法出版罪
D.侵犯著作权罪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并没有“销售盗版罪”。A项属于干扰项,排除。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四)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题中,王某未经许可私自盗印小说并获利的行为不属于非法经营的范围。B项错误,排除。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非法出版罪”。C项属于干扰项,排除。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五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题中,王某未经许可私自盗印小说并获利的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罪。D项正确,当选。
本题答案选D。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