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 )。
A.公平
B.平等
C.正义
D.民主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必然要求公民在法律上人人平等。我国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对平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就表明了平等主体的广泛性。
因此选择B项。
2.(单选题)一日,甲乘坐出租车,下车时将内装1万元的提包落在出租车内。在甲下车不久,乙乘坐此出租车并在座位上发现了甲的提包,在下车时将甲的提包据为己有。乙的行为性质是( )。
A.侵占罪
B.盗窃罪
C.不当得利
D.抢夺罪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题干中,甲遗忘在出租车上的提包,被乘坐同一辆出租车的乙据为己有,属于秘密窃取,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本题答案为B。
3.(多选题)民法上的单方行为是指仅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单方行为的有( )。
A.甲订立遗嘱
B.乙公司订立公司章程
C.丙免除杨某所欠的十万元债务
D.丁悬赏3千元寻找车祸目击者
【答案】AC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单方行为仅基于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即可依法成立,是“双方行为”的对称。单方行为可分为有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和无相对人的单方行为两类。前者是指行为人须向特定人作出意思表示,无须其承诺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免除债务、撤销代理等行为,又称“相对的单方行为”。后者则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无须针对任何特定人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行为、悬赏广告行为、放弃继承行为等,又称“绝对的单方行为”。所以甲丙丁属于单方行为。B项中,订立章程行为,属于多方法律行为,又称协定行为,是两个以上当事人并行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可成立的法律行为。本题答案为ACD。
4.(单选题)高某涉嫌强奸罪。关于本案庭前会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高某可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B.高某可对出庭证人名单提出异议
C.高某在庭前会议不能提供新的证据
D.对庭前会议上出示过的证据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简化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二)是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四)是否提供新的证据;(五)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根据(四),C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C。
5.(单选题)某甲有一栋临河的别墅,当他得知该地段即将被征用后,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栋河景房的某乙。某甲的行为违背了下列哪一原则?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自愿原则是指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和民事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自愿协商的原则,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交易对象和交易条件,建立和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并同时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或任何第三方。
等价有偿原则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的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在遵守交易道德基础上谋求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与社会的利益平衡。
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是指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题干中,某甲有一栋临河的别墅,当他得知该地段即将被征用后,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栋河景房的某乙,甲对乙有所隐瞒,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本题答案为C。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