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655)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单选题)关于下列各组人物说法错误的是: 

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贤”

B.颜回、曾子都属孔子七十二门徒

C.荀子及其弟子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康有为、梁启超都是“公车上书”的发起人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故C项错误。其他选项均表述正确。

2.(单选题)下列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的是:

A.重庆大轰炸    南京大屠杀   湘西会战    鄂西会战

B.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百团大战    湘西会战

C.七七事变    重庆大轰炸    湘西会战    百团大战

D.重庆大轰炸    七七事变    鄂西会战    湘西会战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重庆大轰炸: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南京大屠杀: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湘西会战: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日方称“芷江攻略战”,我方称“芷江保卫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 。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鄂西会战:鄂西会战是1943年夏季日本第十一军为打击中国第六战区部队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日本机动利用兵力,用各个击破的战术重创中国军队第六战区的第29集团军,第10集团军和江防军,将掠获的大批船只下行。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兵力的进攻。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的计划失败,鄂西会战以中国胜利告终。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综上,排序正确的是B。

3.(单选题)2009年12月25日是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下列表述与古田会议无关的是:

A.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

B.明确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

C.规定了红军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

D.纠正了“左倾”的军事路线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古田会议,是红军1929年在福建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古田会议核心内容为: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指出军队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批评了那种认为军事和政治是对立的,军事不要服从政治,或者以军事来指挥政治的单纯军事观点;②强调对红军进行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教育以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③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④规定了红军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又必须克服极端民主化倾向。凡地方政权机关已经建立的地方,军队就不能包办和干涉地方工作。加强对敌宣传工作,优待一切放下武器的俘虏。

A项:符合③;B项:符合①;C项:符合④。ABC项均与“古田会议”有关。而D项“纠正‘左倾’军事路线”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在贵州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中的内容,与“古田会议”无关。

本题答案选D。

4.(单选题)下列典故或事件与所涉及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赵括、孙膑

B.图穷匕见:荆轲、嬴政

C.破釜沉舟:项羽、刘邦

D.约法三章:商鞅、秦孝公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对应错误。长平之战,是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赵括)发生的战争。战争中,赵王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最终战败。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对应的人物是赵括和白起。

B项对应正确。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讲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对应的任务是荆轲和秦王嬴政。

C项对应错误。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对应人物是项羽,没有刘邦。

D项对应错误。约法三章是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约法三章”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对应人物是刘邦。

本题答案选B。

5.(单选题)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专程前往南通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称赞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下列关于张謇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

A.张謇是我国棉纺织业的早期开拓者

B.张謇是我国民办师范教育的开放开创者

C.张謇是我国造船和海运业的奠基者

D.张謇是我国首座公共博物馆的创办者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张謇,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他是光绪二十年的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A项正确,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出了宝贵贡献。1895年,张謇依靠南通手工棉纺织业较为发达的基础,选址唐家闸创办了大生纱厂。

B项正确,1902年,张謇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它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专设机构的起点。

C项错误,卢作孚,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的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毛泽东称赞他是“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

D项正确,1905年,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博物苑隶属通州师范学校。张謇专门作了一副楹联,介绍办博物苑的初衷——“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副楹联至今仍然悬挂在博物苑南馆的月台上。

本题答案(与史实不符的)是C。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