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归纳概括 文章 文章写作 贯彻执行题 提出对策 综合分析
归纳概括题 辅警 辅警 辅警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498)
发表评论 来源: 编辑:kaifamei 日期:2023-12-24

1.(单选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出自杜甫的《忆昔二首》。“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出自杜甫的《无家别》。

本题答案选C。

2.(单选题)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发表过很多著名的文章,以下四篇文章中发表最早的是:

A.《矛盾论》

B.《论持久战》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1952年4月1日,毛泽东于1937年写的《矛盾论》发表。《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B项:《论持久战》是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1938年7月首次出版。《论持久战》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C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最早刊于1925年年12月1日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主办的《革命》半月刊第⒋期。此文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并且预见到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

D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一种悲观的思想。

发表时间最早的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四篇文章中发表最早的是C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本题答案选C。

3.(单选题)古代“子时”指的是:

A.晚上9点~晚上11点

B.晚上10点~晚上12点

C.晚上11点~凌晨1点

D.晚上12点~凌晨2点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本题答案选C。

【背景扩充】

我国十二地支计时法。具体如下: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4.(单选题)下列加划线的称谓使用正确的是:

A.顾恺之是中国美术史上画人物的宗师

B.她向人夸赞道:“家夫为人十分谦和。”

C.皇后谓皇帝道:“哀家不便干涉朝政。”

D.海灯法师曾经是观雾山极乐寺的主持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A项使用正确。“宗师”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楷模的人。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称其为“宗师”。

B项使用错误。“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没有“家夫”这一说法。

C项使用错误。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 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而且仅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出现,历史真实中的皇后,无论何时都不自称哀家。

D项使用错误。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宗根据《维摩诘经》称寺院最高领导者为住持,而非主持。

本题答案选A。

5.(单选题)为适应市民社会的需要,唐代兴起了:

A.神话小说

B.志怪小说

C.言情小说

D.传奇小说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解析】传奇小说产生于唐代,从六朝志怪小说发展演变而来,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唐朝统一中国后,社会长期比较安定,经济繁荣,人口众多,为了适应广大市民和统治阶层文娱生活的需要,在一些大城市中,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唐代传奇为后代小说奠下了基础,可以说是唐代文学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从传奇小说中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与流行思想。

故正确答案为D。

【背景知识】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

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白话文体的运用,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民间艺人的说书活动——“说话”日益活跃。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的白话来讲述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专题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公务员考试网最新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热门文章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网站留言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信息反馈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2007-2023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www.gsgwyw.com)
Copyright © 2007-2023 www.gsgwyw.com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