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于北京6月18日发布消息,标题为: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强力度以稳定岗位并促进就业。
新华社记者姜琳
就业关乎民众生计。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再次达到新高。在就业总量压力依旧存在以及外部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强化了稳定就业岗位、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就业工作的力度。
经营主体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保障就业稳定的关键。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透露,为了惠及企业并确保岗位稳定,自今年起,不仅继续执行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既有政策,而且根据实际情况,人社部门还增加了稳岗扩岗贷款的额度,并扩大了扩岗补助政策所覆盖的支持领域。
今年第一季度,失业保险费率阶段性下调,为企业节省了约456亿元的成本;同时,向58.8万户企业发放了共计35.2亿元的稳岗资金,并拨付了238亿元的就业补贴资金;此外,还发放了1563亿元的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这些政策红利持续显现,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稳定就业释放了更大的潜力。
推动大学毕业生及年轻一代的就业形势至关重要。今年,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机构已提前作出安排,发布了旨在促进青年就业的17项新政策;同时,持续开展全国性城市联动的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会、国家招聘活动以及为期百日的千万岗位招聘行动,共提供岗位数量超过千万;此外,还启动了“三支一扶”项目,招募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服务工作。随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攻坚,致力于维护和提升青年群体的就业稳定状态。
今年,脱贫人口的务工人数必须维持在三千万人以上规模,同时必须确保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稳定就业。据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机构已提前组织召开了针对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的专题会议,并发布了专门的通知,其中明确了“保持两个稳定、防止一个风险”的就业目标,确保了重点群体的就业安全底线。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
今年三月,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活动的通知》,自本年度起,未来连续三年,国家将每年对超过一千万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供补贴。
记者观察到,众多地区强化了就业和市场引领作用,重点关注了康养托育、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兴职业等就业潜力巨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行业。这些地区推行了“岗位需求对接、技能培训、技能评定以及就业服务”相结合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旨在切实帮助劳动者迅速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从而实现技能型就业和技能型收入增长。
就业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供需双方的匹配速度以及劳动者的就业信心。我国人社部门积极调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力量,针对受关税波及的城市、园区等地,举办专门的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助力劳动者实现转岗就业。此外,还着力强化灵活就业及新就业形态的权益保护,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以更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就业权益。
未来是否还会出台促就业的增量政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负责人指出,针对今年的就业状况,他们已经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深入的预测,并对应对各种潜在风险的措施进行了充分准备。目前,就业政策的工具箱内容丰富,涵盖了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规模、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以及促进就业创业等多个方面,并已做好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迅速出台新政策的准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