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2012年九大主要任务,下列关于九大主要任务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条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B.第二条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把抑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
C.第四条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D.第六条是切实和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比较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把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2. 伊尹:“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很受启发,命伊尹为宰相,在其辅佐下,最终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该故事的反映的哲理是( )。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D.要学会把握矛盾
3. 关于国际组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盟是世界上人口比较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比较大的自由贸易区
B.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共同体,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C.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组成
D.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蒙古2011年加入,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
4. 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则制作大的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对比两则切分蛋糕的故事:(1)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无论谁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谁切蛋糕”争执不下;(2)丙丁两人分一块蛋糕,约好“一个人切,而另一个人先挑选”,于是无论谁切分蛋糕都会保证公平。这启示我们( )。
A.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公平竞争、劣汰的原则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C.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D.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相等
5. 信用卡相比普通储蓄卡使用比较为方便,主要在于其可以在卡里没有现金的情况下进行普通消费,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只需按期归还消费的金额,因而成为越来越多人购物和旅行时的“结帐”。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答案。
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不可能_______,早一天播种就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赢得主动。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保证人才投入,优先创新人才制度,是_______人才优势的条件。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蹴而就 构筑 B.守株待兔 培养
C.以逸待劳 建设 D.一劳永逸 增强
7. 她坚信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_______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_______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_______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比较恰当的一组是( )
A.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 B.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
C.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 D.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
8.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老师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比较恰当的一组是( )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9.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_______。它们在艺术创作中_______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详尽地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比较恰当的一组是( )
A.殊途同归 淋漓尽致 B.不约而同 精妙绝伦
C.不谋而合 活灵活现 D.异曲同工 栩栩如生
10. 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________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________”;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平静 五颜六色 B.静止 五彩斑斓
C.淡然 丰富多彩 D.静态 五光十色
相关链接》》》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每日一练答案(1.26)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