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以及申论,对于申论而言,掌握的内容在于平时的积累,比如申论热点、申论范文等,接下来甘肃中公教育将会为大家持续更新申论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申论占公务员考试笔试权重的一半,是谓之“得申论者得公考”,而申论论述作为申论的重要题型之一,几乎每年必考,且所占申论试卷分值权重近乎一半,亦谓之“得文章者得申论”。文章写作不仅是申论学习中的重点题型,而且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也是难点题型,但殊不知皆因“不入于法”而已。为此,今天中公教育主要向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实用且好用的论证方法——转换法,即运用给定材料中的案例论证分论点。
以2020北京市考区级试题为例:“结合给定材料,围绕“标准化与个性化”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通过梳理材料可知:1~12则主要是引出标准化的概念、现状及案例等,第13则主要是引出个性化的案例,第14则是核心则,通过核心人物观点阐明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说明。
选取分论点为:“供给高质量公共服务,需以标准化为基石”。下面主要以第4~12则“标准化”的相关案例进行转换示范:
第4则:T区通过推行海绵城市评价导则,以完善设施增加城市“韧性”,让生态更宜居;第5则:D区通过打造国际级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以推行试点打造特色品牌,让管理更规范;第6则:地铁公司通过编制AFC系统软硬件技术规范,以创新技术保障“一票通行”,让出行更便捷;第7则:冬奥组委通过建立可持续管理体系,以中国认证赋能体育赛事,让奥运更精彩;第8则:京津冀通过开展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以信息共享提高资源效率,让医疗更惠民;第9~10则:北京通过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以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让旅游更舒心;第11~12则:中国高铁通过加强标准研发及“走出去”,以工匠精神增强竞争能力,让市场更广阔。
以上转换过的案例不仅语言表达上更为精练规范,而且可以充分论证分论点。因此,考生们可以通过掌握给定材料中案例的一般结构:主体+处境+做法+效果,对案例各个要素进行概述,进而以案例排比形式进行论证。当然,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对材料外案例的概述,同时概述结构亦可以结合材料或表达习惯灵活调整。最后,建议大家对于分论点的论证要多举例、举短例,唯有如此,才能让论据更充实、论证更有效,进一步彰显论点的准确和深刻。
分论点示例
供给高质量公共服务,需以标准化为基石。标准化既是一种章程约束过程,更是一种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最佳秩序。以北京为例:T区通过推行海绵城市评价导则,以完善设施增加城市“韧性”,让生态更宜居;地铁公司通过编制AFC系统软硬件技术规范,以创新技术保障“一票通行”,让出行更便捷;冬奥组委通过建立可持续管理体系,以中国认证赋能体育赛事,让奥运更精彩......正是将标准化理念融入雨洪管理、智慧出行、赛事服务等各个领域,才使得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更有品质、更合民心、更显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可以说,标准化亦是服务质量统一与提升的奠基之石,为政者必须要着眼于制定和贯彻标准。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