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务员考试科目主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申论需要大家多看多写以及多多积累,下面甘肃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了申论范文:传承传统文化 彰显中华文明,望大家及时查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烙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佳体现。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关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扬。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需要融入当代元素,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手艺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从而被公众淡忘。而近期,某网络美食博主再次成为热点话题。该网络美食博主通过视频向网友展示酱油、柚子茶等美食的制作过程,除了美食,活体印刷、蜀绣、造纸术等传统文化的内容也能从其视频中看到。她的视频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她借助现代化的工具,把人们急于逃离的乡村生活过成了诗人笔下的诗情画意,每一帧唯美的视频都向观众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和传统手艺的匠心。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结合当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媒体进行传播,从而引起更多共鸣。
传统文化的发扬需要考虑受众的视听习惯和审美需要。伴随着社会结构解体,生活方式改变,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小,传统文化呈现出式微的局面。人们习惯了在手机APP上听音乐,传统乐器诸如箜篌、二胡等成为了束之高阁的高雅艺术;习惯了输入法,人们不仅仅提笔忘字,更是无法潜心欣赏毛笔字、硬笔书法的韵味。值得庆幸的是,一些文艺工作者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且进行了相应改进。诸如一些京剧、昆曲表演的艺术工作者利用直播节目,不仅彩唱、清唱京剧和昆曲曲目,还穿插介绍京剧行当和一些梨园掌故。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直播平台回答了网友们关于舞台表演之外的京剧门道,通过挖掘听众习惯,改进推广形式,让京剧、昆曲艺术走进了寻常百姓中间。因此,艺术工作者不能故步自封,必须考虑受众的视听习惯和审美需要,才能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发扬要做好文物的深度解读,用深层次的文化感染观众。故宫博物院用了7年时间清理院藏文物,数万件精美绝伦的文物藏品得以呈现并成为开发文创产品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故宫利用文化底蕴,把‘文化范儿’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之中。同时,开设了文化创意体验馆,体验馆中丝绸馆、服饰馆、生活馆、影像馆、木艺馆等,让游客身临其境感知文物背后的文化和历史,通过切身体验,领悟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加深对文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说,故宫博物院勇于创新,深挖文物价值,让“死去的文化”价值得以重现,通过这种体验,加深了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敬畏感。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文化沉淀着历史,记录着当下,昭示着未来。有学者认为,“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这正表明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铭记和保护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铭记那些已经从日常生活中消失的文化遗产,保护那些仍然在我们身边的文化。只有重视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道路才能行稳致远。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