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提供以下信息:2020年山东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新变化!高层次人才可直接聘用。更多公考信息请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有关招聘、信息收集等问题,请点击联系【在线客服】。
鲁人社发[2019]37号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通知
市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省属高校:
为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激发事业单位内部活力,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制度创新、推进流程再造的部署要求,现通知进一步优化我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如下:
一、优化事业单位职务管理
(一)优化高层次人才岗位管理。持有直发程序“山东汇才卡”的高级专家以及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人才项目或省外引进同等级别高层次人才,无需办理占单位高级职位结构的比例。事业单位聘用备案材料中应当注明不占结构比例的人员名单。
(二)协调专业技术岗位的使用。核准的专业技术职务总数内,事业单位空缺的高级职务,可以作为低级职务。对于能力和业绩突出、行业公认的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可采取统筹使用本行业(地区、部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等方式。
(三)扩大特岗岗位范围。对业绩突出、贡献突出,受到行业和社会认可的高层次人才,其所在单位相应专业技术职位不空缺的更多公务员考试网题库就点击这里,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事业单位可以申请按照规定的程序、数量等要求设立和使用特殊岗位。聘请。对于此类情况,我们必须严格把握、严格管理、科学利用。
(四)简化竞聘报名程序。省级事业单位制定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技能岗位、七级及以下管理岗位竞聘实施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组织实施,不再报送省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2.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五)优化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进流程。纳入各级专项招聘范围的高层次人才,经核实鉴定后,可通过专家评审、组织考察等方式聘用。各市县(市、区)要围绕本省、地区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行业)急需急需专业(或岗位)目录。主管部门研究确定后,统一报送区。本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定期公布,当年有效。对列入目录的专业(或岗位),年龄和学历可适当放宽,降低考试比例,通过专业测试、技能操作或考核考察等方式直接公开招聘。
(六)下放教育、卫生机构公开招聘组织的权限。除高等学校外,教育、卫生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由各级教育、卫生部门按照登记的招聘计划组织实施;其他部门(单位)所属的教育、卫生事业单位经教育、卫生、卫生部门协商一致也可以参加。对尚不具备独立组织招聘、命题能力的县(市、区),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教育卫生部门统筹安排,也可以由省级教育卫生部门代为组织。各级教育卫生部门要坚持“做什么、考什么”的“以用为本”原则,协调行业专家资源,细化试题类别,提供教育卫生专业考试命题和考试服务。
(七)完善初级职务考试组织形式。按照“按需、自愿”的原则,独立招聘单位可以参加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初级职位招聘考试。有意愿、有条件自主招聘的事业单位,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同意,也可以自行组织招聘考试。独立招聘单位应当严格执行人事考试标准化要求、回避规定和保密规定。
(八)科学设置考核评价办法。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招聘,笔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比例可控制在40%至50%之间。具体比例应在公开招聘计划和简章中明确。
(九)简化省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审核程序。省级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制定年度公开招聘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级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审批备案。年度招聘计划包括招聘岗位(岗位名称、岗位类别)、招聘条件(学历、专业等条件)、招聘人数、招聘方式等。省级事业单位应研究制定每批公开招聘简章和招聘简章。面试计划按照公开招聘相关规定及备案后的年度招聘计划执行。报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组织实施。其中,招聘简章和拟聘人员公告应当按照统一的模板样式和时间要求在指定网站上发布。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印发的宣传册、公告的内容负责。省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不再负责招聘工作。宣传册、面试计划和拟聘用候选人的公告将被提前审查。
(十)提高公开招聘效率。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要按照“一次搞定”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和简化公开招聘流程。提交的材料符合公开招聘规定且齐全的,一般会在5个工作日内获得批准或备案。对于特别紧急的事情,我们会专门处理,随时处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凡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报送的报纸材料一律不再报送。
三、畅通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渠道
(十一)完善人员流动总量控制制度。事业单位人事总量控制范围内的人员,可以按照相关调配政策和权限有序流动。实行总量控制管理的省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调配审批机构按照《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调配工作的通知》(鲁集团发[2014]65号)等政策,相关人员调配工作将根据职业发展和队伍建设需要稳步有序实施。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十二)严格工作纪律。各级各部门(单位)特别是县(市、区)要强化纪律意识、制度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公开招聘、岗位管理、人员聘任、人员调配、回避等人事管理制度。严禁非法招聘、违法用人,严禁“内部招聘”、“择优招聘”、“胡萝卜招聘”,坚决杜绝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公共机构就业。
(十三)压实监管责任。事业单位要切实承担人事管理主体责任,健全人事管理自我约束和监督管理机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监督责任,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探索学习“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进行抽查检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不定期。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群众、媒体等监督举报作用,依法依规受理举报投诉,及时发现和处理非法招聘、非法用工等行为。
(十四)强化责任追究。违反组织用人纪律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行备案制度的,必须压实工作责任,对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风清气正。
各市可根据本通知精神和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推进实施措施。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相关文件的规定与本文件不一致的,以本文件为准。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年 12 月 26 日
原文链接:
在线课程学习——
花图优品
面授课程——
帮助你上岸
招聘公告——
招聘信息
书籍推荐——
书籍和教材
推荐活动
热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