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判断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者应知应会的入门知识与运用这类常识剖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认知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下面国考网整理了知识判断的经济部分,供考生训练。
全方位备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可参考2019年国考通用教程(点击订购)。
1.
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要紧经济杠杆,提升税率一般是( )。
A.提升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益于预防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提升税收管理的效率
2.
目前,打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要努力提升两个比重,即( )。
A.努力提升劳动报酬在第一次分配中的比重
B.努力提升劳动报酬在第三分配中的比重
C.努力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分配中的比重
D.努力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3.
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缘由,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人的能力
B.人的勤奋程度
C.人的机会
D.人的户籍规范
4.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含(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总收入
C.外汇储备
D.货币总量
5.
下列不是积极财政政策手段的是( )。
A.降低税收,减少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B.增加财政补贴
C.扩大财政支出
D.放松信贷控制
国考网参考分析
1.答案: B
分析:
依据拉弗曲线:通常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升超越肯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本钱提升,投资降低,收入降低,即税基降低,反而致使政府的税收降低,所以A项错误。提升税率,一般会降低大家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能抑制消费和投资,所以C项错误。适当的提升或者减少税率都能提升税收管理的效率,所以D项错误。适度的提升税率可以抑制投资,并可以预防经济过热。故本题选B。
2.答案: AD
分析: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第一次分配中的比重。故正确答案为A、D。
3.答案: C
分析:
题干强调的是个人缘由,选项中只有C项不是主观能驾驭的,其他三项都是个人能改变的。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D
分析:
货币本身没价值,它由央行控制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之一。
而反观经济总量本身,它包含社会总需要和总供给两方面,代表肯定时期内和肯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与全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或总支付能力。
国内生产总值代表肯定时期内国家的全部最后商品和劳务价值,代表社会总需要;国民总收入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肯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后商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代表社会总需要;外汇储备是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一定量上代表了国家的支付能力,代表社会总供给。A、B、C都是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D
分析: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要。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降低税收,以刺激总需要增长,减少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放松信贷控制不是积极性财政政策范畴,故正确答案为D。
甘肃公务员,特岗教师招聘,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等公职考试招考信息,备考资料,历年真题和推荐权威公考培训辅导机构http://www.gsgwyw.com/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训练(17) 2024-11-28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训练(23) 2024-11-28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训练(29) 2024-11-28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训练(37) 2024-11-28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训练(43) 2024-11-28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知识训练(2) 2024-11-28
-
经济常识核心考点 2024-11-28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知识积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024-11-28
-
2019年湖南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务员遴选通知 2024-11-28
-
2020年公务员考试知识积累:有关鼠疫的科学常识 2024-11-28